(一)對武則天的評價:政治強人與鐵血女皇
那我們也看看武則天的評價。長孫皇后的評價是一面倒的,大家都說她賢惠,沒有人說別的。但是武則天的評價就不一樣了,她有兩方面的評價:第一方面,說她是政治強人,這是偏正面的;另外一方面,說她是鐵血女皇。鐵血意味著什么?血腥地屠殺鎮(zhèn)壓,這是偏負(fù)面的。這兩個評價分別怎么得來的?
我們先看“政治強人”這個正面評價怎么得來的。大家評價武則天好,一般指認(rèn)最多的優(yōu)點就是她的用人政策。比方說有人問你,武則天在歷史上一個好皇帝嗎?如果你答好,一定要指出這個理由,說武則天的用人政策很高明。為什么用人政策很高明?因為她極大地提升了科舉制的地位。
這幅圖就是在講科舉,大家都不陌生。高考和科舉有什么共同特征?高考和科舉共同的精髓是什么?高考和科舉有絕對的相似之處,可以從一千多年持續(xù)到今天,它的最大的精髓在于,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公正、公平、公開,或者說我們在很多武俠小說里看到的,英雄不問出處。高考也好,科舉也好,最大的好處在于英雄不問出處。我們答高考卷子的時候,從來不需要寫上爸爸是干什么的,爺爺是干什么的,太爺爺是干什么的,乃至于更遠(yuǎn)的祖宗是干什么的??婆e制那個時代就是這樣。
那這樣一個制度有什么好處呢?最大的好處是允許社會流動。一個人只要有聰明才智就可以做官,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制度。我經(jīng)常跟學(xué)生講,任何一個時代,只要允許小男孩靠聰明出人頭地,允許小女孩靠美貌出人頭地,這就是一個過得去的社會。我不說這是完美的社會,但是如果允許小男孩靠聰明出人頭地,小女孩靠美貌出人頭地,這個社會一定過得去。為什么?聰明和美貌都是自身的,來自于天然,不來自于其他復(fù)雜的背景。一個時代允許一個人,靠自己的力量出人頭地,這個時代就是一個還可以的時代。我們歷史上非常多的時代不允許這樣,對不對?武則天把科舉制置于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是把一個人憑自己的能量,來找到自己位置的原則,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是允許社會流動,就是一個好的社會。
所以唐朝人評價武則天的用人政策,有這樣一句話:當(dāng)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武則天這樣選拔人才有沒有效果?有效果,當(dāng)時的人都說她很英明,知人善任。以后的幾個時代,都靠她選拔出來的人才來統(tǒng)治國家。這話怎么講?我們都知道武則天之后是唐中宗,唐中宗之后是唐睿宗,唐睿宗之后是唐玄宗,這已經(jīng)是往后推了三個時代了。唐玄宗最著名的業(yè)績就是開啟了開元盛世,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為開元盛世作出最重要貢獻(xiàn)的這幾個宰相,全都是武則天時代就委以重任的。所以武則天的影響,可以延續(xù)到她死后60年。這個厲害不厲害?這個非常厲害,大家想一想我們現(xiàn)在,哪一項政令已經(jīng)影響60年了呢?一個影響了60年的政令,一定是好的政令,一個能夠延攬人才,讓自己的影響施之于60年之后的領(lǐng)袖,一定是一個高明的領(lǐng)袖。因為我們一般都講,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他能夠選拔幾朝的臣子,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是我們講她政治強人這一面,她好的這一面。
那么我們看對她的惡評來自哪里?這么好的一個人,怎么后來有那么多很壞的評價呢?對武則天的惡評,其實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血腥的酷吏政治;第二方面,放縱的生活狀態(tài)。血腥的酷吏政治,怎么血腥法?諸位今天到這兒來聽講座,走之前肯定跟家人告過別,比方說先生出來了,太太留在家里,先生說什么?再見啊,我四點鐘回去。武則天那時候說什么?永別了,我不知道今天晚上還能不能回去。是的,酷吏政治是大家給她的最重的政治諷刺。其實這在一定意義上講,類似于政治笑話,就是說每一個官員在早晨離家的時候,都說永別了,因為今天晚上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家里。這就是酷吏政治,朝不保夕,每一個官員都可能突然獲罪,而陷這些官員于法的人就叫做酷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