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動按規(guī)范走的人,她讀的是什么書?她讀的是經(jīng)書,主體上應該是經(jīng)書。因為經(jīng)書里包含《周禮》《儀禮》《禮記》這樣一些三禮的范疇,講禮的東西。所以我們知道,長孫皇后喜歡讀書,主體上讀的是經(jīng)書。中國古代的經(jīng)書教育大家什么?教育人要有道德,所以長孫皇后是對自己有道德要求的人。她的家族遺傳給她生存的智慧和政治智慧,她讀的書要求自己有道德境界和道德追求,所以后來她才能寫《女則》。中國古代女教是一個系統(tǒng),從班昭的《女戒》到她的《女則》,形成了對女子教育的一個系統(tǒng)。一個能夠?qū)憰娜?,也必定是一個能夠讀書的人。她讀的書和她的家族教育,成就了她后來的風范。
(三)長孫皇后的文化意義
長孫皇后的文化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我們把她放在唐朝非常有份量的女性位置上加以考慮?
第一,她是中國后妃的標桿,就猶如她的丈夫是中國皇帝的標桿一樣。從唐太宗之后,大家只要一說好皇帝就要說學習唐太宗,千古帝范嘛!此后一說到好皇后,大家都希望她能學長孫,那是千秋賢后。這是沒有問題的,給后妃制定了一個法則。第二,不僅僅是后妃的標桿問題,長孫皇后更重要的意義是鍛造了一種賢內(nèi)助的典范。這個賢內(nèi)助不局限于宮廷,它可以擴大,推而廣之到市民百姓,大家心目中賢內(nèi)助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一個模樣。什么模樣呢?就是我們講的第三個問題,符合社會長久以來對女性的基本期待。從古代到今天,大家對女性最基本的期待,不是女強人的期待,直到今天也是,不是女強人的期待,最基本的期待是一個賢內(nèi)助的期待。什么又叫做賢內(nèi)助?
第一點,認清身份,認清自己內(nèi)助的身份。你可以有智慧,但是要施之于內(nèi),做一個輔助者的角色。第二點,諫而不犯。諫而不犯意味著什么?賢、諫。任何人都會有錯,每個人的丈夫,每個國家領導都會有錯,這個時候你作為他的伴侶要做什么?要勸諫他,他犯錯的時候你要勸,但是不能冒犯他。諫而不犯是勸諫但是不冒犯,冒犯就是弄不清主次關系了,他是主你是次,所以不應該冒犯他,這是指賢。賢和內(nèi)助就是從認清身份、諫而不犯這樣的角度來考慮的。第三,以義制情。以義制情也是成為賢內(nèi)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情,每個人都有情,比方說一個人認為他的丈夫是無限好的,認為兒女是無限好的,認為自己是無限好的,這都叫情。但是所有這些情都應該加以節(jié)制,怎么節(jié)制?用什么來節(jié)制?用道德來節(jié)制,當你用道德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衡量丈夫、衡量兒女的時候,你應該知道,你對他所有的感情,對自己所有的感情都要加以規(guī)范。
這就相當于我們經(jīng)常說的另外一句話,叫什么?孔夫子在講到仁的時候講“克己復禮謂之仁”。所謂以義制情,就相當于克己復禮。這是對每個人的要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克己復禮。不放縱自己的欲望,用原則來約束自己、節(jié)制自己。那么對于長孫皇后而言,也是一樣的。我們?yōu)槭裁醋詈蟀褜﹂L孫皇后的評價,放在以義制情方面?因為我們想到了開頭,一個風流的小姑娘,一個比較輕率的小女孩,怎樣成長為母儀天下的女性?是靠以義制情實現(xiàn)的,這是長孫皇后形象的精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