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經濟> 正文

汪玉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未來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發(fā)展(6)

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解決轉型發(fā)展中的關鍵問題

(一)在改革關鍵部位上要有實質性突破

在改革關鍵部位上要有實質性突破,第一個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深改組會議特別強調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文章、深化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降低成本,補短板。顯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針對經濟層面。比如產能過剩,全國有將近10億平方米的房子是空置的,還沒有賣出去;水泥、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電解鋁等方面也呈現出產能過剩。從這個意義講,供給側改革首先涉及經濟層面,涉及經濟供給的質量、效率、機制、結構有問題。2015年大概有1.2億人出境,消費1.5萬億人民幣。據專家們測算,1.5萬億元人民幣中大約有7000億人民幣花在路費、差旅費上,還有8000億人民幣用于購物。以前中國老百姓購買奢侈品,現在不僅購買奢侈品,也購置一些日常用品的高檔品牌。中國到日本的游客把日本的馬桶蓋都搶光了,買日本的藥,等等。這說明國內確實有一些相對高端需求,現在的供給滿足不了。所以,老百姓把錢花到國外去。這是供給結構存在的問題,需要的沒有,不需要的不斷生產。

但是如果加上“結構性”三個字,我認為這個改革就不完全在經濟層面了,而是成為一個和政府的宏觀政策、政府的宏觀調控相關的改革。表面上看,這個改革在經濟的供給層面(供給端),但是問題的根源可能并不在經濟本身。比如說,中國的煤炭、鋼鐵、電解鋁、有色金屬、水泥等過剩的產能,是通過市場機制配置出來的嗎?我認為可能不是。這種過剩產能不是通過市場優(yōu)勝劣汰,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可能是我們的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配置資源而造成的產能過剩。

(二)在政府改革上要有實質性突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政府改革,我們要在政府改革上要下大力氣。十八大以后,特別是2013年新一屆政府組建以后,李克強總理主導政府大刀闊斧地進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目的是要釋放市場活力、社會活力。

從國務院來看,從2013年3月新一屆政府組建到現在,三年時間里,國務院共取消下放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還拿掉了很多檢驗、檢測、認證項目,取消了不少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對此,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國務院拿掉行政審批事項是不是傷筋動骨了?第二,是不是把含金量高的拿掉了?如果我們不能把一些含金量高的項目拿掉,沒有傷筋動骨,改革成效就會大打折扣。另外,改革是系統(tǒng)性的改革,國務院要改,地方政府也要改,各級政府上下一體來推進,最后才能傳導到老百姓和企業(yè),使企業(yè)和老百姓辦事方便。改革成功與不成功,企業(yè)和老百姓說了算,這兩個主體認為改革成功了,那才是真的成功。從這個意義講,我們大刀闊斧地簡政放權,減少對市場的過多干預,減少對社會的過多干預,把很多項目變成備案制,簡化中間環(huán)節(jié),減少程序,給企業(yè)和老百姓更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創(chuàng)新、轉型、發(fā)展。

責任編輯:王瑩校對:趙葦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