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歷史也不是用金銀財寶,用現(xiàn)在的話說,不是用GDP或GNP堆起來的。中世紀時世界財富云集中國。馬可·波羅到中國的時候,描述中國到處是財富,這對西方影響很大。讀過《查理大帝傳》[12]的話,就知道那時的西方人窮得不得了。東方來的人,在查理大帝眼中是很富有的。西方這時有強烈的物質(zhì)需求,但沒有可消費的生活資料,這激起了十字軍東侵。共打了二百多年,硬把阿拉伯的財富掠過來了,這為意大利崛起提供了最初的原始積累。緊接著西班牙崛起并用最殘酷的暴力將富裕的拉丁美洲洗劫一空,大量黃金運回歐洲。1588年,英國又把西班牙打敗,進而打敗荷蘭,英國就成了海上霸權(quán)。19世紀初,拿破侖帝國崛起,歐洲的財富迅速涌向法國。在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一書里有很多資料,可以說明財富隨國家暴力流動的規(guī)律。接著俾斯麥于19世紀下半葉使德國統(tǒng)一并于1871打敗法國,此后德國一直是歐洲財富和科技的中心。一直到二戰(zhàn)時,德國科學家中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多。[13]二戰(zhàn)后美國崛起,20世紀末又擊敗蘇聯(lián),美國便成了世界財富和科技的中心。[14]可見,國家經(jīng)濟運動,從而文明的轉(zhuǎn)移過程決不是一個“阿彌陀佛”的過程,而是一個極殘酷的民族淘汰過程。
今天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了,姑娘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中國現(xiàn)在富裕了,中國人也變得漂亮了。但人在變得漂亮的同時也失去了原始的本能,人斯文了卻不會打架了。當然美國人除外,因為美國人并不是美人。以前聽故事,說地主家的孩子模樣長得福態(tài),但打起架來卻不管用,往往被窮人的孩子打得坐在地上哇哇哭。中國人今天富了,但不能學這種不會打架的富家子弟。毛澤東說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5]應(yīng)當也是中國人的做人原則。人在文明的進程中不能得魚忘筌,不能失去本來具有的人的原始性。失去原始性的民族或文明,必然衰亡。大家看藝術(shù)作品,具有原始性的藝術(shù)生命強。漢武帝時的雕塑,馬踏匈奴,還有一些熊啊什么的,簡單的幾根線條,天然而雄渾,震撼人心。電視劇《漢武大帝》,里邊的服裝樣式很簡單,跟現(xiàn)在日本的衣服很像。日本是從我們這學的。我們再到故宮看看清朝,尤其是清末的雕塑作品,沒有力量,龍須是一根一根刻畫的,藝術(shù)細到極致,也就死亡了。所以藝術(shù)一定要有它粗糙的一面,要有原始的力量在里頭,這樣藝術(shù)才有生命力。人類也是這樣,民族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失去那些本原的東西?,F(xiàn)在毛澤東曾帶給我們中國人的戰(zhàn)斗的樂觀主義精神正在消失。
三、賬房里出不了大政治,也出不了國家安全
毛澤東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基于人民的立場。只要你站在90%以上的人民立場上,你就不會無助;毛澤東不信邪、不怕鬼的天性還在于他對辯證法的透徹理解。在毛澤東的眼中,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強大與弱小是相對的,也是可以轉(zhuǎn)變的。再強大的對手必然有造成其滅亡的內(nèi)在矛盾。毛澤東一生都是在與強敵交手,并斷言“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政治家的個性往往對歷史產(chǎn)生關(guān)鍵和巨大的作用。建國前夕,也就是1948年,建國不久的印度對中國西藏開始有所企圖。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性情細致,外表華美,念了很多洋書,很有一些遠見卓識。但在政治操作上他是不行的。1947年印度獨立,次年建國。但在國家分裂問題上,確有書生氣。他以為巴基斯坦分裂后早晚會回來的。結(jié)果巴國一去不復(fù)返,50多年越走越遠?,F(xiàn)在有人說,臺灣要是獨立了還能回來,這更是書生之見。我說這絕對不可能!巴拿馬從1903年獨立迄今,就在哥倫比亞的眼皮底下,就是回不去。在國家主權(quán)問題上,不能有絲毫政治上的幻想。主權(quán)這東西只有抓在手里才是自己的。尼赫魯在這方面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更是一個機會主義者,這給印度帶來了很大的災(zāi)難。
處于同一時期的毛澤東在干什么呢?1948年毛澤東正在與國民黨打三大戰(zhàn)役,盡管毛澤東注意到美印在中國西南邊陲的小動作,但因忙于解放戰(zhàn)爭,無力西顧。那時美國和印度已跟“藏獨”分子串通一氣。面對西藏問題的危險性,毛澤東在打敗國民黨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西藏。大家注意到,1949年10月我們建國,1950年初中國政府就出兵西藏去了。在主權(quán)問題上毛澤東不像尼赫魯那樣玩花活,也不像現(xiàn)在一些書生們所說的“應(yīng)該先集中精力搞建設(shè)”。在西藏問題上,他毫不含糊,出其不意,先拿下了再說。[16]這是只有大政治家才能做的事情。拿下了西藏,意味著中國國家安全有了縱深地帶,我們在四川、陜西、甘肅,就省了許多駐軍。廣大的地緣縱深,是國家防務(wù)的無形資產(chǎn)?,F(xiàn)在,我們的許多國防建設(shè)都在四川、甘肅、陜西一帶。如果沒有青藏這個大后方托著,我們在川陜一帶的國防建設(shè)是不可能的。如果印度得到西藏,哪怕是西藏部分地區(qū),我們西部地區(qū)的國防建設(shè)就會受到人家居高臨下的監(jiān)控。高地勢很重要?,F(xiàn)在臺灣、日本一些企業(yè)在中國大陸愿不惜代價租用高層建筑的頂層,為什么?因為這樣可以很迅速觀察、截取和接受信息。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所防范。
1950年剛建國不久,毛澤東并沒有一頭扎進經(jīng)濟堆中,而是西東開弓,盡力擴大中國國家安全的縱深和外圍:上半年出兵西藏,下半年則出兵朝鮮。要知道當時美國有原子彈!但朝鮮也是我們的安全外圍。政治家與學者不同的是,前者先俗后雅,后者則先雅后俗;前者說一不二,后者說二不一。立國未穩(wěn),毛澤東就迅速以軍事手段與印度、與美國爭國家利益,而不是像現(xiàn)在一些人那樣來軟的,什么“軟文化”,“軟戰(zhàn)略”。毛澤東當時出兵時,周恩來半夜12點30分把印度大使潘尼迦叫過來,告訴他,“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這樣需要和平;但是,現(xiàn)在卻到了只有抱定抵抗侵略決心才能保衛(wèi)和平的時候。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就會迫不得已出而參戰(zhàn)。”一個小時后“中國的軍隊就越過鴨綠江,開入朝鮮領(lǐng)土”。[17]那一代領(lǐng)導人是說一不二,說干就干的。結(jié)果是怎樣呢?結(jié)果是中國贏了;美國對我們的包圍結(jié)果被毛澤東從東北出手,從東南方向打破:1954年、1955年,中國參加日內(nèi)瓦會議和萬隆會議。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周恩來總理豎大姆指,東方國家為周恩來拍手叫好:你看,中國就是厲害,剛建國就把有原子彈的美國打敗了。當時中國真是一窮二白啊,能把美國打敗,這不是英雄是什么?所以亞洲人民為周恩來致以掌聲,把美國弄得很尷尬。日內(nèi)瓦會議上,杜勒斯不和周恩來握手,但20多年后,還是尼克松下飛機時早早先伸出手來,大家看看歷史照片就知道這件事。關(guān)于此,盡管尼克松已經(jīng)過世,但他在回憶錄中對此有特別的交待。他說 “我知道。1954年在日內(nèi)瓦會議時,福斯特 •杜勒斯拒絕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級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18]尼克松到北京前,還擔心出現(xiàn)毛澤東“他高高在上,好比我走上階梯而他卻站在階梯頂端”[19]的局面。毛澤東沒有出迎,周總理帶他去見毛澤東。尼克松要與毛澤東談外交具體的問題時,毛主席說:“那些不應(yīng)該是在我這里討論的問題,這些問題應(yīng)該和周總理討論。我們討論哲學問題。”[20]當尼克松滿懷著“欲上層樓”的萬丈豪情握著毛澤東的手告別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毛澤東則輕輕地說:“我就不送你了”。[21]
那是什么?那是中國領(lǐng)袖的威嚴和大氣。這是打出來的威嚴和大氣。事后基辛格評價毛澤東說“我從沒有遇見過一個人像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飾的意志力”。“他身上發(fā)出一種幾乎可以感覺到的壓倒一切的魄力。”[22]其實尼克松也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和戰(zhàn)略家。而今天精力旺盛而又無處發(fā)泄的小布什則與西班牙斗牛一樣,是一個有戰(zhàn)無略,見紅布就上的斗士。與他爹老布什相比,簡直不是一個可比量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