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廣田內閣決定擴大中國駐屯軍的編制,由原來的1771人猛增至5774人,兵力增加近3倍。并將過去每年的輪換制改變?yōu)橛礼v制。上述擴充的日軍各部隊,6月上旬就急急忙忙地在中國登陸,分別部署于塘沽、灤縣、山海關、秦皇島等各戰(zhàn)略要點。
豐臺位于北平西南,是扼守平津、平漢鐵路線的要沖。日軍為控制這一要點,連續(xù)制造了三次“豐臺事件”。6月26日,日軍扣留中國守軍受驚馬匹,毆傷馬夫,逼迫中國駐軍換防,制造了第一次“豐臺事件”。9月18日,日軍外出演習部隊在豐臺正陽街與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孫香亭連相遇。雙方互不讓路,相持許久后,日軍將孫連包圍,并擄去連長孫香亭。隨后日軍派兵強占豐臺,制造了第二次“豐臺事件”。是年冬,日軍又以向北平市當局購買豐臺至盧溝橋間5000畝地修筑兵營和機場遭拒絕為由,制造了第三次“豐臺事件”。日軍連續(xù)挑起事端并搶占豐臺,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侵占平津創(chuàng)造條件。
為了弄清中國軍隊的部署,日軍從1937年3月至6月短短3個月間,就連續(xù)派出6批高級將校參謀人員,以所謂“旅行”、“視察”為名,深入到華北、華中等各重要城市進行戰(zhàn)略性偵察。
為檢驗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計劃,日軍在其本土和華北地區(qū)連續(xù)進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1936年底,日本陸軍參謀總長西尾壽造中將率近十名將官,在日本東京、名古屋進行了一次首先入侵中國,然后進攻蘇聯的圖上演習。這是日本把侵華戰(zhàn)爭升級,爾后向第三國發(fā)動侵略的世界戰(zhàn)略的預演。因此,日本組織全部上將軍官參觀了這次演習。這些將官隨后都被派往中國,擔任了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期間的各方面軍或軍的司令官。在華的中國駐屯軍,組織以奪取北平為目的的軍事演習更加頻繁。演習的次數由每月或半月一次,增加到每3-5日一次。自進入1937年5月之后,駐豐臺的日軍,不分晝夜地進行實彈演習,大有“山雨欲來”之勢。當時,在日本東京盛傳:“七夕之夜,華北將重演柳條溝(湖)一樣的事件”。
果然,不出人們所料,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附近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至大瓦窯之間舉行挑釁性軍事演習。深夜零時許,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當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后,日軍即向中國守軍發(fā)動進攻。此即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中國守軍忍無可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一零旅第二一九團在旅長何基灃的指揮下奮起反擊,從此開始了歷時八年的全國性抗日戰(zhàn)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