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依法治國”提出和形成的歷史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法治。1978年12月,鄧小平就指出:“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huán)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討論通過,并且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20)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1)。黨的十六大提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22)。黨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強調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3)。如果我們認真細致研究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會發(fā)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提法和概念,在十八大報告中正式使用并出現。不僅如此,十八大報告的第五部分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專門列了一個問題來闡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24)
由此我們看到,黨的十八大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已經作出了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所確定的主題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5)從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任務看,四中全會的部署是對依法治國的全面部署、系統部署,而且著眼于長遠,著眼于建立一整套基本定型的制度體系,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謀,為中華民族子孫萬代計。
以黨的十八大作為一個主軸,向前展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姊妹篇”,或者換一句話也可以說,“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是“姊妹篇”,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我們注意到,在“四個全面”中提的是“全面依法治國”,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提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也是表述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四個全面”中的表述少了“推進”二字。我以為,這兩個概念和提法可以交叉、交替使用,如果單獨講這項工作是可以繼續(xù)使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提法的,這給人以動態(tài)、運動、前進之感。比如,今年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繼續(xù)使用這個提法(26)。在表述黨中央提出的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略布局時,省略“推進”二字,使用“全面依法治國”這個提法,則更加精準、精確。這個使用就如同我們將十八大報告中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簡化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和道理是一樣的。
從黨的十八大我們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這項工作提出要求,到四中全會確定為中央全會的主題,專題研究,整體部署,大力推進,形成了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完整工作思路、方針、措施和部署。四中全會的決定也涉及眾多改革問題,具體改革項目有190多項。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和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形成了“破”和“立”的辯證統一關系。因此,“四個全面”中的第三個“全面”即“全面依法治國”,它也直接來源于、來自于黨的十八大。這也是毫無疑義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