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發(fā)表重要講話,第一次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略布局。他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①。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作重要講話,又對“四個全面”的定位和相互關系,進行了深刻闡發(fā)。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fā),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這個戰(zhàn)略布局,既有戰(zhàn)略目標,也有戰(zhàn)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zhàn)略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zhàn)略舉措。②
自江蘇調研第一次明確提出“四個全面”以來,至2015年2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已在不同時間、地點、場合闡發(fā)論述這一問題達10多次?,F在,在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文件中,在黨和國家其他領導同志講話中,都在廣泛使用這一概念和提法,這一命題在全黨全國人民中已引起強烈反響和共鳴,形成廣泛共識,也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當前,全黨正在認真學習領會并貫徹落實“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略布局。那么,“四個全面”是怎樣提出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就成為我們必須搞清楚、弄明白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既是一個理論研究問題,也是一個黨史研究課題。本文根據新聞媒體的公開報道,以及已公布的黨的文獻資料,力求對這一問題做一系統(tǒng)梳理,厘清楚“四個全面”提出和形成的歷史過程,弄明白“四個全面”的來龍去脈,以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領會這一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略布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增強在實踐中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四個全面”是怎樣得出來和提出的呢?2015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lián)負責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喜迎新春·聯(lián)歡茶話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四個全面”是從我國發(fā)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③。這就為我們深刻揭示出了“四個全面”提出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全面”的多次重要講話,查閱黨的文獻資料,我們研究“四個全面”提出和形成的歷史過程,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和結論:黨的十八大精神是“四個全面”的總源頭。
下面,我們就分別對“四個全面”的每一個“全面”提出和形成的歷史過程,詳細全面地進行一下考察和論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