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計劃制定出來之后,書記們要注意哪些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個法院調(diào)研,我問支部書記和庭長,我說你們有黨支部工作計劃嗎?說好像有吧。我說拿一個計劃給我看看。他說我這電腦保密,確實涉及案情。我說那你跟我說說去年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安排?他說實際上他都是按照上級要求走,上級說今天要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你們這兒要發(fā)展兩名黨員了,給你們兩個名額。更有意思的在哪兒?我說你計劃制定出來之后,怎么能夠確認黨員都知道要做什么呢?到時候我們通知唄。這就錯了。從十六屆三中全會開始,黨實行報告工作制。什么叫做報告工作制?說通俗一點就是政治局常委會拿出的意見要報全委會審議通過。以前是常委做出意見往下貫徹就行了,現(xiàn)在不是了,做出決定之后要報全委會審議通過。計劃制定出來后要由黨支部開會修改通過,黨支部通過了還不是最后通過,還得交黨員大會審議通過,才具有黨內(nèi)法規(guī)的效力,這叫做報告通過制。每年年底開黨員大會時,在報告工作的同時要做明年的黨支部工作計劃,最后要經(jīng)黨員大會通過才有效。黨員大會通過之后,一定要報上級黨委,要遞交一份書面材料,特別是外出活動、組織生活會的活動、處置不合格黨員等,上級黨委要掌握這些情況。同時,一定要存檔。通過討論讓黨員知道我們計劃要干什么,什么時間不能占用要參加組織活動。通過討論,讓黨員知道我是黨員,黨內(nèi)的事情我也有發(fā)表意見的時候,我也有做主的時候。黨支部工作計劃要經(jīng)黨員討論通過,黨員要怎么表決?沒有規(guī)定。表決方式有三種,鼓掌通過制、舉手表決制和投票選舉制。一般情況下舉手比較好,能夠看出個百分比來,鼓掌就看不出來了,到底多少人同意多少人不同意,掌聲響和掌聲不響也算不出來,所以舉手就行了。
一個好計劃制定出來之后只是一張紙,關(guān)鍵在于怎么落實。要想把支部工作干得出色、有成效,制定的計劃一一得到落實,要靠什么?要靠制度。從調(diào)研情況來看,在很多國有企業(yè),經(jīng)營工作是占第一位的,經(jīng)營工作上去了,職工收入高了,什么事都好辦。第二次中央巡視組到企業(yè)巡視,大多都怎么評價?根據(jù)媒體上的報道,我理解多數(shù)都是重業(yè)務、輕黨建。因為它是企業(yè),容易出現(xiàn)這個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按照北京地區(qū)的經(jīng)驗,我覺得要建立三個制度。一是支部書記責任制。支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書記,支部書記必須對黨支部工作全面負責。那么要制定一個什么樣的支部書記責任制才能夠讓書記在落實工作計劃時想辦法、動腦筋呢?總體上講,我覺得書記是教練員。教練員帶學生,帶運動員,教練員是出方法的,出辦法、有思路的人,針對這個事他會找辦法來解決。好多人屬于自然人,很多人工作不錯,組織信任,愿意做這個工作,可是他沒有受過組織培訓,遇到事時不是找辦法解決問題,而是比對錯。建立支部書記責任制能夠迫使你盡管以前沒有干過黨務工作,是一個新手,也能盡快從一個自然人轉(zhuǎn)變?yōu)榻叹殕T。你會有一種責任意識,你要引導大家,所以就要加大對自身的要求,這就是責任。要處理好、落實好責任,責任強了,對支委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所以我們實行集體領導,個人分工負責制。支委該干什么,要把工作計劃進行分解。按季度來說,這個季度做什么,下個季度做什么,最后一個季度干什么。按照半年來說,上半年有幾件事,下半年有幾件事,一定要負起責任來。那怎么讓他們真正負起責任來?有些基層組織就建立了第三個制度,叫做檢查監(jiān)督制度。讓書記到小組任組長,找兩個黨員,半年開一次黨支部擴大會議匯報工作。上半年工作進程怎么樣?做了哪些事?還有哪些問題?要向監(jiān)督小組匯報。下半年,特別是到年底開黨員大會時,要向黨員大會做工作報告,報告審議要經(jīng)過檢查小組審議之后提交黨員大會審議通過。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作風。再累,黨的工作也不能放下。從務實的角度看,要有計劃,并且要結(jié)合實際制定計劃。上級組織要知道,黨員要知道,上下共同努力,支部工作計劃就能落實到位,工作計劃落到實處,黨員的責任心也就有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