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現(xiàn)代意義(3)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王陽明心學的現(xiàn)代意義(3)

使政治實踐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

從這個角度看去,“去人欲,存天理”的“去”字,其實也就是康德所謂“三大批判”的“批判”,“批判”是兩字,“去”是一字,意思相同。不同的只是:康德的“批判”主要是通過紙上推演,而王陽明的“去”則更強調(diào)事上磨煉而已。故王陽明說:“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怎么叫作“百死千難”?廷杖四十、萬里流放貴州龍場驛,舍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亂,只手扶起明社稷,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難”,情感和思想在困厄抑郁的劇烈矛盾中不斷突進,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難”。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人民服務”,就是把一己之生,看作為千百萬人修行。它使政治工作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

近代以來,人們服膺這樣的看法:政治的核心是權(quán)力,故政治家、改革家中有崇高信仰者是不多的,道與術(shù)、王道與富強、正義與權(quán)力、知與行的沖突,這方才是研究政治史的人首先必須面對的課題。而王陽明的政治實踐與他的信仰是一體的,即他的政治實踐是有信仰基礎的,而對于已經(jīng)淪為“公務員”的現(xiàn)代“從政者”而言,乃至對于現(xiàn)代政黨政治的未來發(fā)展而言,重新思考王陽明很是有意義的。

什么是“自由”?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把“自由”徹底庸俗化了,自由成了“自由放任”。而以“批判”來祛除、擺脫個人經(jīng)驗乃至個人利益束縛,方可達“自由”之境,這就是康德所謂“實踐理性批判”的主旨,這是康德對于“自由”的定義。而通過艱難困苦,經(jīng)歷千難萬險,事上磨煉,方才能夠勘破名利色相,方才能夠破除生死的關(guān)口,達到舍生忘死、為至公天理而奮斗的人格,這也便是王陽明和康德所說的“自由”境界。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辛又出發(fā),破除自我功利的束縛、實現(xiàn)“小我”與浩瀚的星空與先驗的道德法則的合一,這也就是啟蒙,啟蒙也就是王陽明所謂的“去人欲,存天理”。如果我們把“天理”理解為宇宙的秩序和人類行動的合目的性,那么王陽明的“致良知”與康德所說“啟蒙”便是一個意思,須知:法只能治人身,而不能治人心,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不是攻人身,而是修人心。而倘如后儒那般將“天理”附會為三綱五常,那么這自然就是歪曲了王陽明,而如果像現(xiàn)代中國人一般,把“啟蒙”理解為跟著西方庸俗思潮起舞,那就更低估了中國思想的原發(fā)創(chuàng)造力,那更是不著邊際。

我們共產(chǎn)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我們絕不割裂馬克思主義與一切人類優(yōu)秀遺產(chǎn)之間的血肉聯(lián)系,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并不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面對著千百萬人在彼此沖突的世界舞臺上創(chuàng)造的大歷史,馬克思像一切人類圣賢那樣,堅信著人類歷史是有規(guī)律的,堅信著“我心光明”和人間正道,馬克思認為,那些自己投身于歷史之中,那些把一人之心修成千萬人之心的人,是光明的人。

實現(xiàn)自我與宇宙秩序和歷史目的的合一,這就是知行合一,達到這樣境地的人物,便是宇宙秩序和歷史目的的體現(xiàn)者,也就是我們所謂“圣人”。而這樣的政治家,乃是第一流的、或者說是最徹底的政治家,他們是有信仰的行動者。

面對這樣的大時代、大歷史,我們怎樣拋棄一己之私,自覺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洪流之中,做一個與千百萬人同心同德的“我心光明”的人,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責任編輯:郭浩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