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省委書記李鴻忠在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學習研討中強調(diào):“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相輔相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zhàn)略目標提供基本動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撐”。我們必須按照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將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工作方式,統(tǒng)一到法治的要求上來。
尊法,自覺強化法治思維,敬畏法律
尊崇法治,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就是一個不斷法治化(秩序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破”與“立”相互作用,不斷推進社會的法治化(秩序化)水平,這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企業(yè)的發(fā)展,也是一個不斷提升制度化(秩序化)水平的過程。我們企業(yè)搞改革,在破除不適應市場化發(fā)展要求的、陳舊的體制機制的同時,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建立適應市場機制要求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流程體系。企業(yè)越是發(fā)展壯大,尊崇法治的精神和原則,就越是要更加自覺、更加深入。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建立自覺的法治思維習慣。思維,源于思想理論上的自信和清醒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就是我們建立法治思維必須具備的基礎。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和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在建立自覺法治思維上,要按照李鴻忠書記的要求,“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深刻認識領導干部在法治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增強理想自信、提高自我認識、強化自我約束、完善制度約束,尊崇法治精神,敬畏憲法法律;做到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充分發(fā)揮“關鍵的少數(shù)”在依法治國和依法治企中的模范帶頭作用。
學法,自覺形成學習常態(tài),學以致用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學習。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為第四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作序時強調(diào):“以學修身,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再次發(fā)出了學習的“動員令”。全面依法治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式的一次深刻革命,是企業(yè)發(fā)展和人們社會生活行為習慣的一次重塑。要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就要懂得法治精神,認知法律原則,增強在法治規(guī)范下依法治企的本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用學習克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依法治國的“本領恐慌”。
作為領導干部,首先要自覺做學法的模范,帶頭熟悉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在學習上發(fā)揮表率作用。同時,要把學習法律列入黨委工作的日程,在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內(nèi)容的計劃、學習活動的組織、學習過程的檢查和學習結果的考核等方面,抓好落實,加強指導,形成常態(tài)。今年,我們針對企業(yè)法治學習的需要,組織選編《法律學習手冊》,發(fā)至每一名員工;我們制訂了在每年的《憲法日》開展全公司范圍內(nèi)的系列法治宣傳活動的制度安排;我們將相關法律知識列入員工的培訓計劃,等等。
通過學習,廣大員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對憲法法律心存敬畏,對法治精神、法治原則真信不疑,真正將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在法律面前“不迷”、“不盲”、“不亂”,做到知行一致。
守法,自覺建立責任體系,強化考核
尊崇法治的落腳點是遵守法律、捍衛(wèi)法律。
做尊法的模范,就要順應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努力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管理的能力,爭當法務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行家里手。守法的定義,不是單純“遵守”,還有“守衛(wèi)”捍衛(wèi)的職責。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