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的2014年,“法治”是貫穿始末的關鍵詞。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為新起點,依法治國步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從以簡政放權為抓手打造法治政府,到依法鏟除腐敗、扎緊制度“籠子”;從劉漢劉維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到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商業(yè)賄賂案開出巨額罰單,再到呼格吉勒圖案再審判決無罪……無不體現(xiàn)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重大決策的強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迎來前所未有的關鍵時期。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治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201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全會。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重大任務及18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關于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為法治中國建設描繪出新的路線圖。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相關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2014年12月4日,我國迎來了首個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和加強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離不開制度的保障。2014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努力厘清市場與行政的邊界。據統(tǒng)計,截至2014年10月,國務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并對數十部行政法規(guī)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此外,經過兩年時間,中央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共梳理出規(guī)范黨組織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1178件。經過清理,廢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
2014年以來,“大老虎”周永康、徐才厚、蘇榮、令計劃等人先后被查處,馬超群、張新華等一大批基層腐敗官員落馬,已經或即將進入司法程序。反腐“零容忍”的背后,各地普遍強調信息公開、程序正義和事實證據。此外,截至目前,中央政法委已集中通報三批共數十起政法干警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及時清除害群之馬。當前,中紀委及最高司法機關已將“法治反腐”作為行動標準,并將建立完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
懲惡揚善,不如防患于未然。2014年11月28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官網公布了《廣東省預防腐敗條例(草案)》并向社會征求意見,這也是全國首部省級預防腐敗地方性法規(guī)。草案明確,“裸官”不得擔任有關領導職務、官員不如實報告房產等不予提拔。
如此種種,都是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深入落實和貫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