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現(xiàn)實的關懷,就是你的核心價值觀需要注重滿足人的比如心靈的訴求、價值的訴求、對于生命意義的存在的訴求,注重從這些方面去滿足他,而不是去滿足他的娛樂訴求?,F(xiàn)在很多地方價值觀搞成了什么呢,他認為文化建設就是唱歌跳舞,你看我們廣場大媽有多少,廣場建了多少,這就是文化?這是文化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文化是那種能夠滿足人的深層次需要和關懷的文化。但是這個功夫要求得就更高了。
第二個要有一個區(qū)分層次的視角。就是要區(qū)分,3S的視角,比如社會思想輿論它是分塊的,它有社會思想、社會心態(tài)、社會輿論,對于不同的東西,我們應當要有不同的明確的目標。比如思想,那肯定要辯正誤,心態(tài)要明善惡,輿論要顯好壞,輿論的導向嘛,它有導向作用。所以不同的東西,要用不同的功夫來做。比如輿論,它是容易產(chǎn)生,也容易消失,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做學生的工作,學生傳播一個什么輿論,大驚小怪得不得了,不要緊。輿論的東西有自己的傳播規(guī)律,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如果你真把它當回事,它還真成了事了。所以怎么樣把握,確實需要功夫,但是要提醒,一定要有一個區(qū)分層次的視角。所以習近平有一個三個地帶的理論,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習近平說紅色地帶、灰色地帶還有一個黑色地帶,對于不同的地帶我們要有不同的策略,這個就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提醒。
還有一個是3X。我覺得中華民族是世界上非常偉大的一個民族,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我們這個民族,一個是歷史悠久,另外一個是災難深重,不光是近代史,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你看一看,一部《二十四史》,一部《資治通鑒》,里面那種刀光劍影,那種分裂實在是厲害,但是中華民族活下來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文化里面有自己的特色的東西,比如要有決心,決心最恰當?shù)木褪翘菩?,唐僧這個人你說他有什么本事?看見一座高山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跌落馬下,為什么呢?哎呀,悟空,前面是不是有妖精,你們要看仔細一點。能力和雄心嚴重不匹配,但是這個人就是堅定,就是有決心,他說一句名言“我就是死在路上,我頭也要朝西”,有一個決心。
那決心要跟什么配呢,光有決心不行,光有決心那就很迂腐了。信心,你看孫悟空他什么時候都沒發(fā)過愁,偶爾有那么一兩次《西游記》里面,孫悟空掉過淚,但是極少,所以有這個信心,相信我們這個民族,有這種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第三還有一個耐心,就像沙僧在《西游記》里說的,你管他什么時候到,只要我們是面向西的,一天一天走,一年不到兩年到,兩年不到好多年,只要朝西走,總歸有個到的時候。這就是一種功夫,只要我們朝一種正確的方向努力,你早晚有一天會到嘛。當然這個需要大智慧,真的需要大智慧,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保持自己的這種決心,然后鍛造自己的信心,這是一種大智慧。
所以不一樣。你看中國的儒家,為什么能夠成為我們的主導思想呢,我覺得在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今天獲得啟示的東西,
第一,有專門的機構,職業(yè)化。這些機構,保證了它職業(yè)化,有一大批職業(yè)的人,來保證這個儒家的秩序,倫理秩序,和設想的很多東西。比如關于皇帝,我記得《明朝那些事兒》還有其他的文獻里面就講,老皇帝死了,找了一個新皇帝是他的侄子還是什么孫子,然后繼位了,那么新皇帝怎么樣對待他的生父呢?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而是一個理的問題,一個特別重大的政治問題,因為他是在一個講究宗法秩序的那樣一個環(huán)境中,這個問題非同小可,絕對是個大問題。
第二個是有完善的制度。比如科舉制度、法律制度還有宗法制度,強力化,有強力的貫徹性。科舉制度吸引了那么多優(yōu)秀的人才去苦讀圣賢書,所以唐太宗說“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通過這種方式,那些有造反野心的人也沒有野心了,都跟著我來了。所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這樣一個群體。
還有一個是嚴整的內容。嚴整的內容是什么呢,就是經(jīng)典的文本,嚴肅的儀式和嚴苛的規(guī)范。古代的知識分子比如秀才,一旦中了秀才之后,下雨天在野外,那些農(nóng)夫可以扛著鋤頭往家跑,你是不可以的,你要保持一種姿態(tài),為什么?你是個讀書人,讀書人有讀書人的行為規(guī)范。像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說的,這看起來是一種約束,實際上是一種特權。因為如果一個扛鋤頭的農(nóng)夫也學你這樣,他會被別人笑掉大牙的,但是如果你不這樣,那你會被別人笑。
所以現(xiàn)在我們馬克思主義也是這樣,我們有專門的機構,我們有完善的制度,但是我們就是在這個文本嚴肅的儀式化,規(guī)范化方面好像還缺少了蠻多東西。所以這個很有意思。
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辨析的問題
我覺得第一個是要處理好一些關系。比如核心價值觀,不是說有了核心價值觀其他東西都沒有了,這是第一。所以要主導與包容多樣要處理好,主旋律與多樣化要處理好,今天的時代,如果用包容性的眼光來看的話,多樣化不再是主旋律的干擾,而是主旋律得以存在的一個豐厚肥沃的土壤,沒有多樣化,你的主旋律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如果社會上只有一種聲音,只有一家人民日報,那你說我們這個主旋律有什么用呢?有什么意義呢?
還有一個先進性與廣泛性。剛才講的那個理念,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圣成仙,但是我們也不滿足于很多人特別三俗,我們只要不斷激發(fā)和鍛造,不斷提升,讓他們從一種俗人的狀態(tài),往一種圣賢的狀態(tài)去沖擊去努力,去自發(fā)地追求,這就夠了,這就是核心價值觀它的最主要的任務。所以不要把核心價值觀的任務定位為讓所有人成圣成仙,這是有點空想的。
第二個是要有一些結合。我們聽下來大家能感覺到,核心價值觀這個東西其實學理性還蠻強的,一弄就弄到了倫理學哲學的高度,但是同時它又有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它要讓大家在實踐中去踐行它,所以怎么樣處理好一些結合就特別重要。
比如我們既要有博大深沉的追求,同時又要有一些精力細微的落實才行,小的制度,小的規(guī)范要體現(xiàn)。還有一個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對于不同層次的人,剛才說對于不同層次的思想輿論,我們要有不同的策略,對于不同層次的人,我們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待會我給大家看一下。
還有比如名義與實利的結合,不能讓那些好人吃虧,不能讓那些老實人吃虧,不能讓老實人老是吃虧,特別重要。讓那些學好的,向善的人形成一種力量,激發(fā)的力量,過去我們講不讓老實人吃虧,現(xiàn)在是不能讓老實人老是吃虧,因為老實人很多時候經(jīng)常吃虧嘛,但是不能讓他始終吃虧,老是吃虧,那樣也很麻煩,也建立不起來。
所以這個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關系,我們古代有一句話講得非常好,叫做“道化圣賢釋化愚”,對于圣賢的人,對于有知識的人,層次較高的人,你講道,道就是道理,道義,對吧,道理道義這些東西圣賢是可以聽得進去的,他明白,他能聽得進,他能夠做得到。但是釋化愚,就是對于那些層次不高的人,對于那些文化知識不多的人,你恐怕要用一些別的手段,比如佛家,因果或者其他的,但是核心價值觀不能搞這個。但是佛家的很多東西,比如它通過儀式的東西,一種嚴肅的儀式,或者對于內心的一種崇高東西的激發(fā),對我們恐怕也是有啟示的。
還有一個,知與行要結合。因為知道了并不一定能夠去行動,孔子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就是說我說的禮難道就是那些玉帛嗎,我說的樂難道就是那些鐘鼓嗎,不是的,蘊含在它背后的本質性的東西。所以一定要知與行結合起來,比如這個禪宗里面很著名的故事,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卻行不得。也就是說有些道理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這些道理,到人活到八十并不一定能夠去實行的。有些道理你給別人講起來頭頭是道,把它使用到自己身上,未見得能有這樣足夠強大的自省能力。所以我覺得核心價值觀也是每個人的事情,每一個人在內心都要經(jīng)過這么一番教化和洗禮,從一個比較高的深層次的角度發(fā)自內心地去理解它,才能真正地拿來去跟別人共享。
第三個是要破除一些思維方式。比如獨斷的思維,把重要當唯一、把不同當對立、把干凈當純凈,就是認為只有純凈水才是最干凈的水,現(xiàn)在社會不是那樣的,這個大家看一看,琢磨琢磨就好了。
所以,最后不管怎么說,我覺得核心價值觀這個事情提出來是一個大好事,它與三中全會,與四中全會并列,必將成為影響中國未來政治十年,乃至更久的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而且對于它的這種建設、培育,也是個長期持續(xù),久久為功的事情,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對這些東西進行一個深入的消化吸收了解,把這些東西運用到自己內心的調理上,運用到家人關系的調節(jié)上,運用到社會關系的調節(jié)上,特別是運用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好吧,謝謝大家!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