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政府劃定“紅線”
在北歐國家芬蘭,政府出于國家利益考慮,想方設法規(guī)范國企高管薪酬,一個最主要的辦法就是由內(nèi)閣經(jīng)濟政策委員會出臺指導原則。
根據(jù)2012年8月的最新指導原則,國企高管薪酬主要由5部分組成,分別是基本工資、補貼津貼、利潤報酬、鼓勵性分紅和附加退休金。其中,核心部分是基本工資。
指導原則規(guī)定,基本工資要依據(jù)國有公司的總體薪酬情況制定,其他幾部分薪酬以基本工資為基準按比例發(fā)放,其中,利潤報酬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40%,鼓勵性分紅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100%,總收入(不包括附加退休金在內(nèi))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240%。
如此一來,國企高管的工資水平基本上符合市場標準,甚至低于市場標準。在某些處于絕對壟斷地位的公司,如天然氣運營商Gasum和國家鐵路公司,其CEO的收入要比市場平均水平低23%和43%。
芬蘭全國只有550萬人,國民普遍接受過良好教育。在這個透明度極高的國家里,犯一次錯就像臉上貼了標簽,幾乎無處可藏。
2009年初,芬蘭最大的報紙《赫爾辛基新聞》披露一則消息稱,芬蘭國有能源巨頭富騰公司時任總裁米卡埃爾·利柳斯所得分紅過于優(yōu)厚:按照政府指導原則,利柳斯的分紅不應超過90萬歐元,而董事會給他發(fā)了220萬歐元。
這起事件引起全社會范圍的爭論,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富騰公司董事長彼得·法蓋爾內(nèi)斯宣布不再連任,而總裁利柳斯也于當年辭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