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jīng)濟學的第二個重要理論,就是分配理論。按照經(jīng)濟學原理,分配關系是由產權關系決定的,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關系,一個是分配關系。馬克思說,生產方式?jīng)Q定分配方式。當時馬克思時代就和現(xiàn)在我們社會某些流行的錯誤觀點一樣,認為資本主義或者叫私有制的生產方式是好的,但是分配方式不好,所以在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里面再三講,分配關系是由生產關系、是由生產方式?jīng)Q定的。這一點很多人就忘了,完全是在當初馬克思批評過的只是再分配上面兜圈子,沒有認識到生產領域才是事物最本質的,而生產領域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產權關系。我們公有制為主體,就決定了整個社會可以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如果是私有制為主體的,那就決定了是按資分配為主體。所以我們所說的國家和黨的文件,包括三中全會、包括十八大的文件,都是強調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樣一個基本的分配制度,這樣一個分配制度很重要,因為按勞分配他是差距相對比按資分配要小得多,不容易導致貧富過分懸殊的分化,既不會產生平均主義,又不會產生財富和收入分配上的過分懸殊,不會產生像前幾年美國等出現(xiàn)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并且波及到80個左右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西方為什么信貸那么普遍呢?就是因為群眾購買力不強,而資本主義生產為了賺錢又大規(guī)模的生產,這樣生產的無限增長和人民群眾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間產生了一個矛盾,這個矛盾就導致消費信貸的大規(guī)模使用和擴張,但是這個信貸的大規(guī)模使用和擴張,只是短期緩解這個矛盾,你搞了一二十年、三四十年以后這個矛盾依然激化,因為能信貸都已經(jīng)信貸了,信貸完了他仍然是錢不夠用,怎么辦呢?他就會東西賣不掉,就容易導致經(jīng)濟危機,他可能在流通領域先表現(xiàn)出來,在金融領域先表現(xiàn)出來,但是金融危機、商業(yè)危機的深層次根源還是生產的相對過剩,還是東西的賣不掉。
像2008年開始的,實際上是大量的住宅生產出來了,開發(fā)商生產出來以后賣不掉,開發(fā)商和銀行、和金融界聯(lián)合起來,就是所謂次貸,本來你這個還貸能力比較好的優(yōu)級貸款,我應該主動貸給你。優(yōu)級貸款是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還貸能力很差,這個就叫次級貸款。本來是不能貸給他的,因為你貸給他以后,一旦經(jīng)濟有波動,他可能就失業(yè),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他就斷供了,不能及時還貸,就出現(xiàn)了問題。但是各類資本家,特別是金融資本家和開發(fā)商,他們都要繼續(xù)賺錢,怎么辦?他們就合謀說,給還貸能力差的群眾公民也可以貸款,而且當時美國總統(tǒng)是支持這件事的,所以政界、商界聯(lián)合起來支持這件事,就留下了后患。
幾年以后,經(jīng)濟一旦有波動,這個次貸危機就出現(xiàn),次貸危機引起了整個金融界的大地震,金融界的危機又反過來作用于整個生產領域的經(jīng)濟危機,然后特別是美國為什么有財政危機呢?因為他的行政開支并不減,他的軍事費用大規(guī)模上升,冷戰(zhàn)以后他的軍費還繼續(xù)上升,但是他的群眾福利又不愿意增加,或者增加很少,新自由主義還要減少群眾福利,資本家的稅又不愿意多收,小布什等還要減稅,要有利于大資本家、壟斷資本家,這樣他財政就發(fā)生危機了。軍費要增加,行政費用不能壓縮,福利減也減不了多少,特別是歐洲,歐洲的公民斗爭性比較強,所以你要減福利公眾就罷工,政治家就要下臺,所以他減但也不能減太少。這樣又要照顧壟斷資本家的利益,減稅也要減,如果這樣軍費增加、行政經(jīng)費不變,福利就算減一點也減不了多少,減稅也會遭到某些反對,也減不了,這樣他手指就不平,于是出現(xiàn)了財政危機。如果美歐主動減經(jīng)費,再減不必要的一些行政經(jīng)費,他就可以繼續(xù)增加福利,或者他可以通過多增加,至少是不減少大資本家的稅,通過這樣他財政部會危機,但是你要知道,他是壟斷資產階級政府,所以他在這四個變量之間的選擇,經(jīng)費、行政、福利和稅收方面,他肯定是采取有利于大壟斷資產階級的一種方針,所以他是背離了勞動人民,所以我們說資產階級政府他不是人民政府,他和共產黨執(zhí)政的人民政府區(qū)別實質性的關鍵就在這兒。
所以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為什么黨的十八大文件要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的八項基本要求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后,包括三中全會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反復強調共同富裕。為什么小平同志在晚年,在整個90年代多次提調,共同富裕是體現(xiàn)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是有5句話、36個字,有的學者只強調3句話,把中間2句話給省略了。比如說國務院研究中心的一位著名研究員,過去就建議中央只要談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和共同富裕,而不提中間的兩句話,叫做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有的知名學者認為,鄧小平的新社會主義觀是不要公有制的,他說你看社會主義本質里面5句話、36個字里面并沒有公有制啊,這個觀點出來遭到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嚴厲批評,因為這是斷章取義。因為鄧小平在別的地方反復講社會主義有兩個根本原則:第一是公有制占主體;第二是共同富裕,或者說不搞兩極分化。
社會主義本質的5句話似乎是沒有公有制,其實我們知道,在鄧小平的這個知識結構里面,他的原則里面消滅剝削就是消滅私有制,和《共產黨宣言》講的消滅私有制一樣的,只不過初級階段我們還不是一下子消滅私有制,還是要適當保留私有制,在鄧小平的話里面,是讓他起補充、起輔助的作用。黨的十五大提到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他再重要也不能成為主體、成為主導,否則社會經(jīng)濟性質就發(fā)生了根本的逆轉。所以在鄧小平的話里面,消滅剝削,剝削就是私有制帶來的,公有制是沒有剝削的,公有制內部如果分配有不適當,按勞分配等等做的不好,那也不叫剝削,剝削是一個專有名詞,就是各類私有制帶來剝削,公有制即使有些分配政策不當,那是一個政策問題,是一個體制問題,不是一個所有制決定的必然如此分配。
就像最近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的財經(jīng)領導小組開會,就通過了國有企業(yè)的一個薪水的辦法,總書記馬上就來抓這個事,這個事實際上從廣大干部群眾中間已經(jīng)反映了十幾年了,我過去在中央領導中南海召開的理論座談會上也說過,為什么廣大干部群眾關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批評質疑了十年了,為什么有關部門還不動,還是批準國有企業(yè)的負責人拿非常高的薪水。而他們主辦的一些報刊又說,你看國有經(jīng)濟稅交的那么少,自己多分,總經(jīng)理、高管的收入這么高,國有經(jīng)濟職工的收益也普遍的比非國有經(jīng)濟的職工收入要高,然后就說這是國有經(jīng)濟必然帶來的,這個說明他已經(jīng)背離了國有經(jīng)濟趨勢,這樣的企業(yè)最好通通私有化。這就很奇怪了,即使你批準他拿高薪,你辦的報紙又認為這是必然的,事實上經(jīng)濟學原理證明,這根本不是必然的,因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有企業(yè)負責人的收入也比一般職工就是高出幾倍,你高出十多倍的或者高出二十多倍的都是有關部門批準的,所以這個意見反映了很多,現(xiàn)在總書記親自來抓財經(jīng)工作,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黨的第一把手不僅是政治、文化、社會、外交、軍事方面的第一把手,也是財經(jīng)工作領導的第一把手,現(xiàn)在看來很多工作總書記親自來抓是非常必要的,才能真正解決廣大干部群眾十幾年來議論的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