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心疼玉潔的小姨因擔心她不堪生活的重負重走她母親的老路,硬逼著陳玉潔丟下父親到重慶打工。一邊是給了她生命的父親,一邊是待她如母的小姨,懂事的陳玉潔不忍傷害這兩個至愛的親人,常常獨自流淚。到重慶,就不可能每月回家看父親,幫奶奶了,沒有她,他們怎么生活?。筷愑駶嵎浅G宄赣H和奶奶在家的苦日子。奶奶已經(jīng)老得動不了了,他們想要什么,拿著錢也買不回來。陳玉潔離開的那段日子,奶奶每天用碗端水蹣跚著倒進父親床邊的電飯鍋燒水,然后吃陳玉潔走時留下的方便面,以此艱難度日。備受煎熬的陳玉潔內心反復掙扎:爸爸就只有我一個女兒,媽媽不在了,他只有我,我不能丟下他!思父心切的陳玉潔,最終,還是背著小姨,偷偷逃回了忠縣。
12歲時的陳玉潔舊照,當時的她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挑起家庭的重擔。(資料圖片來源:新華網(wǎng))
回到家中的陳玉潔犯難了,奶奶已沒有能力照顧父親,只有她,怎么辦?之前做工的那家老板告訴她,可以把她的父親帶到城里,邊打工,邊照顧。在老板的幫助下,幾經(jīng)周折,陳玉潔在城里租到了一間僻遠的沒有租出去的門面房當做居所。這樣,陳玉潔開始了邊上班邊照顧父親的艱難生活。
每天凌晨6點,陳玉潔準時起床,給父親按摩手臂肩膀、擦背,并利用間隙煮飯,喂給父親吃,8點準時上班。中午,其他的工友下館子、午休,她卻要去做一件雷打不動的事——回去幫助父親解大便。由于高位截癱,常年臥床不起,陳益春的消化功能失調,肚臍以下軀體全部萎縮,解大便完全靠他人輔佐。所以,每天陳玉潔都要先用“開塞露”擠進父親的肛門,然后用手指伸進肛門,將大便一點一點地往外摳,大約2個小時后,父親才能解完大便。而這時,上班的時間又已臨近。下午6點,下班的陳玉潔第一件事就是給父親洗澡、擦背。然后將父親從床上背到輪椅,讓父親可以在房間里“走”動“走”動。這時已7點多,陳玉潔開始做晚飯。9點多時,陳玉潔又將父親背到床上。父親身上有四個褥瘡,最大的有飯碗那么大,深3厘米左右。為了不讓它擴散,陳玉潔每天都得給褥瘡換藥,這一換又是一個多小時。忙完父親的事情,陳玉潔才開始洗父親的內衣內褲。一切妥當之后,時針已指向晚上12點,疲憊不堪的陳玉潔終于可以上床休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