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條主線,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還把這樣一個重大的要求,形象的比喻為一篇大文章,強調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小平同志為這篇大文章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中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xù)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領會這方面的精神,我覺得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堅定不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是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和目標聯系在一起的。在論述這樣一個宏偉目標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用“中國夢”這樣一個形象的詞進行了概括。中國夢的內涵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就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我們黨一直強調要努力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江澤民同志在2000年的時候說,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紅日,這輪紅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來的,它的美麗霞光正在照耀祖國的大好河山。此后,我們經常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一個目標,來指代我們未來奮斗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勵、一往無前,繼續(x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繼續(x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那么,如何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一個口號呢?其一,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性質和社會制度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說復興中華民族,就認為我國歷史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要復興,更不意味著尊重和恢復任何封建主義的糟粕。其二,落后與先進都是相對于當時的參照系而言的。無論如何,昔日的輝煌都僅僅是在落后生產力基礎上的輝煌,所以我們講復興并不是厚古薄今。其三,復興中華民族絕不是提倡狹隘的民族主義,更不構成對其他任何國家的威脅,或者說我們要去搞什么霸權。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和民族,我們追求的是自身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絕無任何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的意思。
那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不斷為人民造福。就是說,歸根到底要落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面來。
(二)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旗幟、是道路、是理論體系、是制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是一篇精彩美妙、深邃復雜、豐富多彩、宏偉壯麗的大文章。那么,怎樣做好這篇好文章、長文章、大文章呢?一要做好政治上的大文章,也就是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全黨的思想,做到在這個問題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二要做好理論上的文章,就是要始終把握實踐,不為本本,不設教條,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三要做好實踐上的文章,要在實踐中寫好每一篇每一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按照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推動我們的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發(fā)展。四要做好立足于世界舞臺的文章。
(三)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
十八大后習近平同志多方調研,在很多場合對于改革開放做了進一步的強調,進而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決定。
我們黨到現在為止一共召開過十八次黨代會,按理來說,每兩次黨代會之間總是有中央全會的,但是過去的情況不太一樣,一屆到五屆,因為當時黨代會實行年會制,所以就不存在現在的中央全會的問題。然后,有幾年的任期了,相應的都要開中央全會,次數不太一樣,六屆、七屆、十一屆各開了七次,最多的是八屆,八屆因為黨代會沒有按期召開,隔了十三年,所以十三年當中開了十二次中央全會。九大之后,總共只開了兩次全會,沒有三中全會。十屆開了三次,也就結束了。然后從十一屆開始,三中全會就算到現在了。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代會規(guī)范了,五年一屆。期間要研究布置工作,自然就成了這個慣例,就是一中全會要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構,二中全會是為“兩會”做準備,要研究和確定國家機構的人選,到三中全會就要對任期之內的整體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研究和部署。這個全面部署,如果做得早了,前面很多東西還沒有定下來,所以有難度,再往后,晚了也不行,所以就要在三中全會做出全面部署。由此,三中全會就顯得特別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最大的事情是改革開放。所以每屆中央研究工作,首先就要研究改革開放,相應地,三中全會就比較特殊了。本來中央全會的重要性跟幾次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由于這樣一種情況,由于這樣一種工作安排,就使得三中全會格外引人注目。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用改革開放的新藍圖,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面向未來,通過貫徹實施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必將展示更加廣闊的前景。
(據宣講家網站報告錄音整理
責任編輯:劉斌)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