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經濟速度整體是往下走的,但是2013年后兩個季度來看,經濟在往回走的,但基本還是比較平穩(wěn)。工業(yè)產品出廠價同比是負增長,如果不看房價的話,商品的價格上漲不是很快,中國供需狀況并不是非常樂觀。另外消費從2013年10月份增長還是比較好的。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看增長率是逐月回落的,投資的勢頭并不是很好。從出口來看,2013年最后兩個月增長是比較快的。推動2013年經濟增長的幾個因素,第一是全球的經濟逐步回升,另外就是基礎設施和制造業(yè)投資是在回升的。
2013年的經濟應該還是平穩(wěn)的,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資金的配置是扭曲的,這些年貨幣供應量實際上是高于GDP名義增速,所以我們很擔心通貨膨脹,其實很多錢并沒有完全到制造業(yè)這一塊,都是到房地產那一塊了。我們說買不起房,高房價只是其中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錢都吸引到房地產那里了,而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并不是非常好。
由于這些問題導致現(xiàn)在市場利率比較高,所以資本價格也比較高?,F(xiàn)在房地產市場在一、二線市場,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剛需很厲害,但是到三、四線城市不是很好。房地產跟前兩年不一樣,它是趨勢性分化,一、二線城市是雙緊,住房緊,土地供應緊,三四線市場是雙松。再有就是產能過剩,前幾年由于政府介入,像風電、光伏都出現(xiàn)產能過剩。
三、十八屆三中全后的中國經濟走勢分析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非常全面,涉及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國防軍隊和黨建。二是主線明確、清晰,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方向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三是原則明確、重點突出,它的重點就是經濟體制改革,用經濟體制改革來牽引其他領域的改革。四是力度空前,整個《決定》只有2萬字左右,但是每一句話都有很多內涵。2014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方向性的東西落實,要真正細化。五是落實。六是給出了改革時間表。
另外《決定》也有很多亮點,一是原來我們講管理,現(xiàn)在講治理,講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原來講四個現(xiàn)代化,現(xiàn)在又加一項是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另外管理到治理差一個字,但是實際上有很大不一樣,管理一般是誰來管事,但治理是主體多元化,不光是政府部門,包括黨、政府、人大、政協(xié)、市場、社會組織多元的主體。再有就是方式不一樣,這次更多依靠法制來進行管理,不是原來簡單命令式。還有就是市場的作用,原來市場是基礎性作用,現(xiàn)在要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個理論的創(chuàng)新。保護環(huán)境這一塊實際上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都可以體現(xiàn),但是考慮到環(huán)境對我們國家非常重要,所以把保護環(huán)境明確的提出來了。亮點二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更加公平對待各種所有制,現(xiàn)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老大老二之分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