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還折射出了對地方事權財權統(tǒng)一的考量。房地產價格之所以屢調不跌,除了稅費環(huán)節(jié)的刺激之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離不開房地產市場對地方財政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對于樓市調控的立場與中央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即使約談、問責等,也不能改變這一點。顯然,在財稅政策上充分考慮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給予其可持續(xù)培養(yǎng)的穩(wěn)定稅種,才有可能使地方對于調控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房產稅試點的初衷就是如此?!稕Q定》中再次強調了這一點。這實際上表明,建立樓市長效調控機制將成為今后樓市的調控方向。
房地產領域的改革,牽扯的利益面廣,操作起來復雜,因此不能指望一蹴而就?!稕Q定》中,對房地產稅立法用了“加快”字眼,對改革用了“適時推進”的提法,也表明改革是一個長期工程。
征收房地產稅的重要前提是,必須建立起統(tǒng)一聯(lián)網的房產信息體系,否則,征收就很可能有失公平。此前,也曾打算建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但是沒有在預期時間內完成。可以想象,建立房產信息系統(tǒng)也必須破除權力的藩籬。此外,讓房地產稅真正成為有利財富調節(jié)和樓市調控的工具,還需要建立起全社會的個人或組織的信用系統(tǒng),否則無法體現稅收的嚴肅性。
就當下而言,必須警惕,舊的沉重稅費負擔沒有削減,新的稅收立法同時啟動。因為,對房地產企業(yè)的新增稅收負擔,最終會轉嫁到購房者頭上。避免房地產市場的巨大動蕩,就必須著手研究減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收費項目。一來可以平衡房地產開發(fā)成本,二來為今后用法定稅收取代各項收費打下基礎。權衡利弊,適度推進,樓市長效調控機制就有望盡快建立起來。
【啟示與思考】
“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決定》中的表述為“房地產稅”。對此,“十二五”規(guī)劃中也明確,“要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二者“房地產稅”的表述相一致。
房地產稅與房產稅不同。房地產稅是一個體系,是指與房地產直接相關的一系列稅種,包括土地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契稅、個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等等,而房產稅則是一個針對房屋保有環(huán)節(jié)的一個稅種,屬財產稅。不難看出的是,包括房產稅在內的房地產稅制已被作為一項綜合改革整體統(tǒng)籌加以考慮。
從我國目前的房地產稅制來看,總體稅負較重,尤其是開發(fā)環(huán)節(jié),收費也較多,存在重復征稅,所以房產稅改革應該是建立在厘清整個房地產稅制的基礎上,它包括一些稅種的合并,有增稅也有減稅,而不是憑空增加一種稅。
房產稅是房地產稅中一個與普通百姓緊密相關的稅種。具體到房產稅,這是一個直接稅,通過加快立法可以推進改革的進程,立法過程也是形成共識的過程,可以增強改革認同,減少改革阻力,協(xié)調社會各方的關系。同時,稅收的原則是稅負公平,通過完善立法可最大限度集中民情、民意、民智,通過立法不僅可以讓房產稅的改革設計更加科學和公平,而且可以保障改革的順利推行,鞏固改革的成果。
房地產稅改革,尤其是房產稅改革已不僅是一項稅收政策的調整,而且是一項公共政策,需要政府和百姓的良性互動,應該有一個通道將利益各方的合理訴求送入決策的層面。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