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們就想著干脆把他從醫(yī)院接出來,去一趟工商銀行營業(yè)廳。”李女士說,因為徐萬發(fā)病情比較嚴重,一般的出租車或者其他家用車都不方便,也不敢接送,所以他們就申請讓120急救車送他們過去。“剛開始怕醫(yī)院不同意,沒有說是去銀行辦業(yè)務,而是說送老人回家,在走到銀行時,才提出要求。”
當天護送徐萬發(fā)的一位120急救車工作人員說,老人在擔架上也是只能側躺,身上還有監(jiān)護儀器、氧氣包等設備,挺不方便的,“這事情沒有患者本人也確實辦不了,所以我們經過權衡也就答應了家屬的請求”。
5名120工作人員幫忙抬著老人進銀行
當時,李女士先進了工行營業(yè)廳門口,與銀行的保安、大廳工作人員說明了老人患病無法行動的情況,希望能通融一下。“我就是希望在我們都在場的情況下,銀行的工作人員出來給老爺子拍照或者錄像,然后我們家人再進去辦理業(yè)務。這樣多少不讓老爺子再受罪。”
溝通并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沒有一個人出來跟我說可以按照我想的那樣去做,甚至沒有人從營業(yè)室里面出來跟我一起看看老爺子的情況。”李女士說,120的5名醫(yī)護人員幫忙把老人從大廳外的臺階下面抬進了大廳內,“當時有人抱著老爺子的頭,有人拿著氧氣包不停地捏著,還有人在兩邊扶著,防止他掉下來——因為他是側身躺著。”
“他體重100多斤,那個急救車擔架床也很重,120的幾位師傅太不容易了。當時拉著老爺子的手按完手印,我渾身都哆嗦,我都記不清楚是他的哪個手指按的了。”說到這里,李女士眼圈紅了。
幫忙將徐萬發(fā)抬進銀行營業(yè)廳的一位120工作人員說,當時他們建議工商銀行能出來幾位工作人員,現(xiàn)場為老人實行人性化服務,“我們還建議他們現(xiàn)場錄像拍照取證,這樣也能真正體現(xiàn)服務行業(yè)的服務精神。但很遺憾,銀行里面沒人出來”。
“密碼重置須本人來,這是我們的制度”
14日,在工商銀行西安紡建路支行營業(yè)所大門外,記者看到,抬著老人進入營業(yè)大廳必須上3級臺階。該營業(yè)網點一位李姓保安證實了12日中午,確實有120工作人員抬著一位老人來辦理業(yè)務,“他們一進門,就被安排在第一個窗口優(yōu)先辦理。他們也很不容易的”。
該營業(yè)網點一位負責人表示14日并沒有當班,也是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12日中午發(fā)生的事情。她稱,銀行去年10月也曾上門為一些特殊客戶如行動無法自理的人辦理過業(yè)務,當時是他們的一位副主任和一位外派人員一同前往。“客戶要修改密碼和解鎖都必須是本人親自來,或者是經客戶本人授權并且經公證處公證的其他親屬。如果僅僅是密碼重置,老人清醒、身體能動的時候再來辦也可以,如果要急著用錢,那必須是他本人前來,或者由他的代理人拿著公證處公證過的授權才可以辦理。因為密碼牽扯到個人資金的安全,要求必須是本人重置,這也是我們的制度,也是為了保護客戶資金的安全。”
【相關鏈接】
類似的事情外地也發(fā)生過
云南2008年,94歲的劉大爺病重住院,女兒幫他領取了傷殘撫恤金的存折,并按照要求去銀行修改初始密碼。但銀行規(guī)定修改密碼必須本人親自來辦理,盡管先后拿著街道辦事處證明、醫(yī)院證明、戶口本,家人還是吃了4次閉門羹。
浙江2008年,溫州80多歲的老漢因病臥床、精神恍惚,家人決定使用他的工資卡和儲蓄卡,但他記不清密碼,銀行在更改密碼的時候要求本人到場。無奈之下,家人抬著老人到銀行辦業(yè)務。廣西2009年,桂林一位患絕癥的老人,被親屬抬進了銀行內,目的是修改銀行卡密碼。家屬稱,辦理了一份有單位蓋章的證明,表明老人正在住院,希望由親屬代理。但銀行方面仍然拒絕。
山東2012年,青島林先生的母親身體不好無法出門,而且上了年紀連存折的密碼都忘了。但銀行說改密碼必須由本人去銀行修改,林先生為了給母親辦理這項業(yè)務沒少跑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