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貴州茅臺業(yè)績增速大幅下滑背后,公司存貨余額仍在不斷增加。截至今年6月末,存貨所對應的價值為103.39億元,較年初的96.66億元進一步增加了6.73億元,增幅為7%。
“由于渠道反饋到廠家的滯后效應,二季度成為過去一年來公司壓力最大的時段。此前,經(jīng)銷商渠道急于去茅臺庫存,同時年份酒滯銷和系列酒錯位,共同促使了第二季度公司銷售壓力加大。如公司在7月初開放渠道(3000噸銷量計劃)和聯(lián)手電商(茅臺直銷和系列酒大降價)等舉措也說明銷售壓力較大。”王鵬稱,“此前,我們低估了茅臺酒中年份酒受到的沖擊。我們估計銷量降幅約50-80%,這可能是茅臺酒在單價提高30%后收入僅增加9.9%的重要原因。”
此外,申銀萬國分析師童馴認為,受打壓“三公”消費影響,直接從茅臺酒廠提貨的黨政軍系統(tǒng)、直接團購單位、計劃外批條等特殊渠道的茅臺酒銷量大幅下降,此舉也是上半年業(yè)績低于預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公司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急劇增加也吞噬了公司利潤。報告期內(nèi),公司銷售費用飆升至7.99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66億元激增96.7%;公司管理費用也增加至11.52億元,同比增長38.5%。
機構(gòu)損失以百億計
就在貴州茅臺單日蒸發(fā)市值逾175億背后,重倉基金也再度遭遇“黑天鵝”。報告期內(nèi),包括公募基金、QFII等機構(gòu)在內(nèi),重倉貴州茅臺的機構(gòu)數(shù)量仍多達344個,累計持股1.4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5%,對應持股流通市值270.01億元。
早在去年中期,重倉的機構(gòu)數(shù)量更是高達419個,累計持股1.8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17.8%,對應持股流通市值443.33億元。與當時近260元的股價高點相比,仍未離場的機構(gòu)損失在150億左右。
僅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為例。中報披露,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機構(gòu)席位共占據(jù)了七席,合計持股達4466.55萬股;報告期末累計持股流通市值高達85.93億元。
截至9月2日收盤,按上述7大機構(gòu)合計持股計算,短短一個交易日內(nèi),其持股市值已縮水至67.86億元,合計折損高達7.53億元。若與今年上半年末持股市值相比,上述7大機構(gòu)持股浮虧已達18.07億元。
此外,在今年中期持股居前的重倉機構(gòu)中,富國基金旗下富國天益價值和富國天博創(chuàng)新兩大基金合計持股608.6344萬股,博時精選、嘉實滬深300、中郵核心成長、興全趨勢、工銀瑞信精選等5只基金也分別持股288.94萬股、252.09萬股、248萬股、218.76萬股、204.96萬股。9月2日,上述6只基金持股對應的單日浮虧已達3億元。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貴州茅臺大跌背后,不排除有機構(gòu)資金在殺跌出局。
貴州茅臺罕見跌停 一天蒸發(fā)市值175億
“禁酒令”、“抑制三公消費”政策等多重壓力下,白酒企業(yè)利潤股價雙雙下降。周一(9月2日),貴州茅臺半年報披露后,股價出現(xiàn)多年來罕見的天量跌停,一天蒸發(fā)市值175億。報表顯示,貴州茅臺3.61%的中報凈利增幅,創(chuàng)下了公司自2001年上市以來的新低。
A 貴州茅臺天量跌停
一天蒸發(fā)市值175億,上市以來第三次跌停
9月2日早盤貴州茅臺股價低開4%,隨后放量跳水,開盤后15分鐘即封住跌停板,股價報151.9元,最終收盤價151.92元,跌幅9.99%,股價創(chuàng)近3年新低。據(jù)了解,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第三次跌停,此前兩次跌停分別為被稱為“黑色2·27”的2007年2月27日和因“烏龍指”事件導致瞬間跌停的2007年10月24日。
數(shù)據(jù)顯示,該股9月2日成交達22.5萬手,成交額34.4億元,成交主要集中在跌停價151.9元上,成交量達8.6萬手,顯示已有不少投資者進場“撿便宜”。 作為兩市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2日一天蒸發(fā)市值175億元。在其帶領下,白酒股包攬釀酒板塊跌幅前八名,13只白酒股整體蒸發(fā)市值365.16億元,貴州茅臺占近一半。
翻閱貴州茅臺中報不難發(fā)現(xiàn),有305只基金堅守其中,9月2日茅臺跌停,不排除部分機構(gòu)資金大舉出逃。三季度以來,貴州茅臺股價已經(jīng)跌去兩成。知名私募人士吳國平說,“看茅臺前期最高260元左右的股價,現(xiàn)在基本攔腰斬半了,很好地驗證一個道理:再好的股票都有風險巨大的時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