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借鑒革命老區(qū)發(fā)展經驗,使我市建設工作更上新臺階,5月4日—18日,由盧校長帶隊,雙語班和中青班一行80余人,赴陜西、甘肅、寧夏三省就老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紅色旅游開發(fā)等進行學習考察。
這次老區(qū)之行時間雖然短暫,但我非常珍惜,每到一處總是留心觀察、仔細傾聽、深入思考,所以感觸很多,印象很深,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受了一次難得的集訓鍛煉。這次紅色之旅我們是采取跟團的形式開展的,時間安排相當緊湊,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白天不是坐車就是走路,幾乎沒有任何空隙,腿酸了咬咬牙,擦把汗繼續(xù)走。所以這次旅途對我而言應該是一次難得的集訓鍛煉,沒有過硬的體魄,沒有強健的體質是很難堅持下來的。一個字就是“累”,但我覺得還是“值”,因為革命老區(qū)的發(fā)展之快讓我熱血沸騰,他們的工作經驗讓我受益匪淺。
2、體驗了一次古往今昔的發(fā)展變遷。這次紅色之旅我就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什么都覺得新奇,在新奇之余,便覺得自慚形穢。在我印象中,陜北就是黃土高坡、就是窯洞、就是高原紅的代名詞,延安就是貧窮落后的象征,但現(xiàn)實卻無情的粉碎了我的無知。這幾年,國家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的實施已讓這個不毛之地披上了一層綠裝,只是偶爾還能隱約地察覺到黃土高坡的痕跡和氣息,窯洞在這里已經顯得很奢侈。國家每年都要投入10多個億,在這里開發(fā)了天然氣資源,建起了延安煉油廠、卷煙廠,修起了火車站、飛機場,建起了延安干部學院和延安大學,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
3、接受了一次歷史文化的熏陶和洗禮。這短短的幾天時間,我們沿著歷史的足跡前行。在黃陵縣參觀了黃帝陵,看到了中國最大、最集中的一片黃柏林,共有黃柏樹8萬多株,最大的一棵距今已有5000多年,相傳是當年黃帝親手栽植,被列為中國10大古樹之首,還看到了祭拜黃帝的軒轅大廟。
在西安我們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據(jù)說這僅是秦始皇墓地發(fā)掘的萬分之一, 墓地是當年集中75萬人、歷時39年才建成,占地170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香港的面積,是全世界最大的陵墓,頭枕秦嶺、足踏渭水、東臨銅川、西靠藍田,左手抓金,右手抱銀,風水極佳。出土的青銅馬車,精雕細琢,栩栩如生,尤其是車輛華蓋的傘柄純手工打造,制作精良,有插銷、有機括、有暗鎖,能夠左右傾覆,遮天蔽日,巧奪天工。
在延安我們參觀了中共中央舊址和八路軍總部舊址,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簡陋的住所和辦公環(huán)境,看到了楊家?guī)X的早晨,看到了毛主席親手種植辣椒的小菜園、朱總司令門前的石刻棋盤、周總理的辦公桌椅,還有黨的七大會議舊址,但誰也想不到這就是點燃中國革命火種的地方,是抗擊日寇的大本營,是打垮國民黨、締造新中國的中樞神經,我在感嘆之余,崇敬之余,只覺得有一種激情在燃燒。我從來沒有這么近距離地接近歷史、觸摸歷史、感悟歷史,總覺得歷史和現(xiàn)實之間有很大的空間,而這一次我有一種同歷史面對面的感覺,有觸摸歷史脈搏的直觀感受,甚至能夠聆聽到歷史的心跳聲。
4、收獲了一份愉悅的心情。這些天我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放下了枯燥的生活,放下了心里所有的負擔和不愉快,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帶著一顆虔誠的求學之心,親身體驗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時代氣息,感悟著古往今來歷史變遷的發(fā)展軌跡,點點滴滴匯聚著愉悅的心情,舒適而寧靜,得意而忘形。
此次革命老區(qū)之行對我真正是一次大的洗禮。
1.認識上有了新突破,受益匪淺。
延安精神是堅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這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把理想信念的錘煉作為畢生追求,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我們黨能在延安這樣貧瘠之地立住腳,不斷取得新的勝利并發(fā)展壯大,與黨在這時實行民主政治、廉潔奉公、嚴于利已,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密不可分。
2.思想上有了新提升,不虛此行。
今天,歷史條件發(fā)生變遷,但延安精神意義猶存,而且面對新的挑戰(zhàn)更需要加以發(fā)揚光大。延安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放射出更加燦爛的時代光芒。
延安精神貴在堅持,重在實踐。在延安考察的過程中,大家近距離地體會到當時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殘酷現(xiàn)實之間的極大差距。紅軍進入延安是在長征中的被動局面下作出的戰(zhàn)略選擇,無論是延安的條件,還是革命力量自身,對于實現(xiàn)革命勝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艱難、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這一關鍵時刻,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民進行了艱苦的斗爭,一步一步地由小變大、由弱到強,反敗為勝、扭轉乾坤。這其中蘊含了無窮的智慧,成為后來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我一定要把學習考察所獲與本職崗位聯(lián)系起來,時刻以延安精神激勵自己、要求自己,以一種困難愈大、意志彌堅的精神,奮力拼搏,扎實工作,把延安精神真正落實到行動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