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質量問題怎么看
到底怎么看教育質量問題呢?從歷史和現實的經驗來看,至少應搞清以下幾個問題。
什么才是有質量的教育?有人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考的分數高,就是有質量的教育。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分數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孩子思想品德有問題、身體素質差,“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分數再高也算不上有質量的教育。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培養(yǎng)合格人才,“高分低能”恰恰是教育失敗的表現。判斷教育質量好不好,關鍵有四條: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發(fā)展智商,還應培養(yǎng)情商;不光是學習成績好,還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二是尊重成長規(guī)律,根據學生的年齡段,適度、適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長。三是拓展個性空間,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天賦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臺,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自由發(fā)展。四是符合社會需求,注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有機銜接,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
我國教育質量到底怎么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從規(guī)模到質量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人民需求相比還有差距,集中體現為學生素質有待提高、杰出人才很不夠用。特別是過于注重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素質教育和教育質量是什么關系?素質教育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從總體上看,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根深蒂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仍然步履蹣跚。只有徹底轉變教育觀念、改革管理體制、完善評價機制、嚴格規(guī)章制度,才能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孩子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提高教育質量主要靠誰?毋庸置疑,學校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陣地,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家庭和社會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站,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深深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興趣、言行舉止、道德養(yǎng)成。同時,社會不良風氣對教育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只有學校、家庭、社會步調一致,擰成一股繩,教育質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歸結起來,有質量的教育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全社會都應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上達成共識,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攜手承擔起培養(yǎng)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