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糾正生產瞎指揮風、干部命令風和特殊化風
毛澤東認為,瞎指揮風是“五風”中最普遍、危害最大的。毛澤東批評了當時各級干部關于密植的瞎指揮風和命令風。他說:“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無用,而且害人不淺。因此,根本不要下這種死硬的命令。”他說:“強迫命令,不好……要提倡民主作風,反對強迫命令。”針對少數基層干部多吃多占、貪污腐敗作風,毛澤東強調,貪污贓款一定要退,東西賠光了,要以自己的勞動來償還。干部工作作風的好壞,對群眾生活影響更大,必須特別注意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不允許用簡單化的行政命令手段處理有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二)糾正浮夸風
“大躍進”運動中,浮夸風盛行。各個地方、各行各業(yè),說大話、說假話,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毛澤東很快發(fā)現并嚴厲批評了這些浮夸現象。11月14日,毛澤東在湖北孝感視察,當有人匯報長風人民公社創(chuàng)造的“萬斤田”畝產萬斤時,毛澤東明確表示不相信。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討論人民公社問題,農林口上報的各地匯總的糧食產量指標超過1萬億斤。毛澤東說:搞不了這么多。經與農林口商議壓縮到了5000—6000億斤(相當平均畝產300—350斤)。
到1958年11月至12月,毛澤東對“浮夸風”的認識和態(tài)度已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他說:浮而不實,愛好排場,謊報成績,表里不一這些都是要不得的。“人民是騙不了的。”在12月的武昌會議上,他批評了放衛(wèi)星、造假的浮夸風:“現在橫豎要放‘衛(wèi)星’,爭名譽,就造假……建議跟縣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切實談一下,要老老實實,不要作假……現在的嚴重問題是,不僅下面作假,而且我們相信,從中央、省、地到縣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級相信,這就危險。如果樣樣都不相信,那就變成機會主義了。”為了糾正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毛澤東又專門找田家英和吳冷西談話,談話內容涉及“浮夸風”產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怎樣改進宣傳工作等問題。毛澤東說,畝產廣告要逐漸減少,今年底或明年初要絕跡。否則,《人民日報》就會變成中央日報。他還說,“大躍進”中的某些虛報是上面壓任務壓出來的,問題的危險性在于我們竟然完全相信下面的報告。他對《人民日報》在“大躍進”中搞各省進度表、放“衛(wèi)星”等報道方法,表示不滿,認為這樣對各地施加了壓力,結果“你趕我追”,大搞浮夸,這要引以為戒。
“浮夸風”帶來的高估產導致了高征購,征了過頭糧,加上高估產又導致了大辦公共食堂時提倡吃飯不要錢,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結果,到1959年春,全國不少地區(qū)發(fā)生了嚴重的糧荒。“浮夸風”的危害促使毛澤東進一步加大決心糾正。
1959年4月,毛澤東把浮夸風提到了違背黨的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高度加以批評。他說:“在十年內,一切大話、高調,切不可講,講就是十分危險的。” “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yè)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上面‘一吹二壓三許愿’,使下面很難辦。因此,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此后,“浮夸風”雖然在1959年廬山會議后出現了反復,但其規(guī)模和程度,與1958年相比已經大為降低。為徹底糾正浮夸風,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又發(fā)出了由毛澤東起草的《關于徹底糾正“五風”問題的指示》,經過毛澤東和全黨的努力,“浮夸風”才得以糾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