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選手是現代日本唯一還留著發(fā)髻的男性,且只有“十兩”以上的力士,也就是“關取”才有資格留發(fā)髻。不過這種發(fā)髻不是一般人能梳好的,兩名梳頭匠人在土俵上為觀眾演示了發(fā)髻的梳理方法。首先要用山茶油涂抹頭發(fā),山茶油具有美發(fā)作用,另一個效果時讓頭發(fā)堅硬起來,從而塑造出造型,梳頭必須用黃楊木梳,這是由于黃楊木梳不像塑料梳子那樣產生靜電。一尺多長的頭發(fā)梳理成一把之后,用頭繩在根部系住,然后彎成一個彎朝向前,發(fā)髻的前部要張開一些,如同銀杏葉片,所以這種發(fā)髻被美稱為“大銀杏”。整個梳頭過程足足花了20多分鐘。在江戶時代,梳頭匠人是個很普遍的職業(yè),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男性斷發(fā),如今只有在相撲界還有梳頭匠人活躍了。
(圖片說明:相撲選手發(fā)髻特寫)
記者當天首先觀看了“十兩”和“幕內”的比賽。稱為“呼出”的工作人員手持白紙扇,站在土俵上,分別面向東西,用悠長的聲調報告力士的名字。兩名力士上臺之后,首先要拍手,將手掌伸開,以顯示自己手中沒有武器,然后是輪流抬起左腿和右腿,做一下準備動作。之后,力士要分別到土俵的東南和西南角喝上一口清水,然后再吐到棉紙上,如同進神社時需要凈口凈手一樣。這時,前一輪較量戰(zhàn)勝的力士負責在土俵下用木勺舀水。
(圖片說明:相撲選手蓄勢待發(fā))
兩名力士再次擺出對壘架勢之后,還要再次返回土俵的西南和東南角,抓起一把鹽撒到土俵上。這是由于相撲本來具有占卜的一面,所以在比賽前,要向作為占卜場所的神圣土俵撒上祛邪的鹽。有的大力士惡作劇,將鹽撒向土俵周圍的觀眾,引起一片驚呼。根據日本相撲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每天的比賽要用鹽45公斤左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