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克林頓這次到訪中國實為是一次謝幕之旅,奔忙了這幾年,現在到了終結的時候,不可否認,希拉里•克林頓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美國重返亞洲深深地烙上了她的印記。但是,奔忙了這幾年,結果又怎樣呢?亞洲是否因此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繁榮了呢?同時人們也會問,在告別了希拉里•克林頓之后,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首先,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有兩大目的,一是分享亞洲的經濟繁榮,促進美國出口與就業(yè),二是維護亞洲的安全與和平,但是美國又將遏制中國崛起作為重返亞洲的目標,這就注定了美國重返亞洲必然引發(fā)地區(qū)矛盾與沖突的激化,美國重返亞洲顯然是來吵架甚至來打架的。在輿論上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以此引起亞洲國家對中國崛起的警惕和憂慮,并挑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盾,將區(qū)域性及歷史遺留問題國際化。政治與外交上,美國宣稱其在亞洲的利益和大國主導地位,推行價值觀外交,重新拼湊往日同盟并拉攏印度,越南等國家以遏制中國的崛起,對中國形成從東、南到西的C形包圍圈。軍事上,加緊部署,并聯合相應國家輪番在南海,東海和黃海進行軍事演習,制造摩擦和危機。對此如果不是中國步步忍讓,顧全大局,亞洲地區(qū)的沖突早已愈演愈烈。
其次,從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的經濟目的來看,美國希望通過重返亞洲,加強與亞洲的聯系,推動國內的出口和就業(yè),但是美國重返亞洲將精力主要放在軍事與政治結盟方面,在經濟上少有投入,唯一的是美國在締結“高質量”的下一代“自由貿易區(qū)”(即TPP)上獲得了進取的勢頭,TPP的地緣戰(zhàn)略涵義“路人皆知”:由于中國在加入這樣一個升級版的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談判上困難重重,孤立無策,所以,TPP計劃與其講是一個經濟合作框架,不如講是一個政治和價值觀的合作框架,但是問題是將中國排除在外可行嗎?中國目前不僅是世界經濟的引擎,也是亞洲經濟發(fā)展與繁榮的推動者,沒有中國參加,亞洲只是半個亞洲,美國能夠從沒有中國的另一半亞洲得到什么呢?他們能夠推動美國出口,拉動美國就業(yè)嗎?相反這些國家更多希望從美國那里得到幫助,得到貸款以及開放美國市場,目前這些國家都與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密切相連,從中國得到許多好處,離開中國,他們從美國那里又能夠得到什么呢?事實上,美國把戰(zhàn)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背景下,卻缺少實現這一戰(zhàn)略“轉向”的必要而巨大的資源。如何彌補這一缺口?美國的解決方案是尋求盟友的支持和配合,即美國領導,盟國出錢,不僅如此,美國還要通過大肆出售軍火以賺取這些國家的錢,但是,長期以往這些盟友國家能夠承受嗎?
最后,美國重返亞洲,其不言自明的目的是遏制中國,但是靠結盟,靠軍演,靠小動作能夠遏制中國崛起嗎?事實表明美國正陷入另一場只有消耗沒有回報,只有付出沒有勝利的持久消耗戰(zhàn)中,而中國以逸待勞,積蓄內力。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軍事與遏制戰(zhàn)略,核心思想是進攻現實主義,但是中國采取非對稱性戰(zhàn)略,以逸待勞,避其鋒芒,中國不與美國斗,美國怎么辦呢?對此美國確實沒有準備好。美國重返亞洲忙于結盟拉幫,構建對中國的所謂島鏈包圍圈,但是美國重返亞洲,中國重返世界,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在上合峰會,在金磚五國峰會,在G20峰會,以及中國與拉美國家和非洲國家的經貿與政治合作迅速發(fā)展擴大,他們對世界政治有許多共識,希望推動世界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同時又有經濟上的互補性,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正在出現。美國有學者認為,美國衰退將導致世界政治的動蕩,現在看來情況并不是如此,沒有美國的世界,照樣會運轉。不錯,中國在亞洲處于被孤立與邊緣化的尷尬處境,其原因顯然在于美國的挑撥,以及周邊一些國家試圖依靠美國實現自己的區(qū)域霸權夢想,獲取利益。但是亞洲國家到底需要什么呢?顯然他們需要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需要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繁榮,而不是沒完沒了的沖突和動蕩,沒完沒了的軍演,被綁在在美國的戰(zhàn)車上,成為美國的馬前卒和美國利益的犧牲品。
美國重返亞洲本來對亞洲來講是幸事,因為這樣可以加強亞洲與美國經濟的聯系,推動亞洲的發(fā)展與繁榮,加速21世紀亞洲世紀的到來,同時可以確保亞洲的和平與安全,美國由此也可以因為重返亞洲,拉動其經濟的發(fā)展與就業(yè)率,走出經濟衰退的困境。但是美國將遏制中國作為其重返亞洲的切入點,這樣美國重返亞洲不僅沒有推動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全,而是動蕩與沖突,不僅沒有拉動美國的出口與就業(yè),而且破壞了亞洲的合作與經濟發(fā)展,不僅沒有遏制中國的崛起,相反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所以從美國重返亞洲的戰(zhàn)略目的來講,其戰(zhàn)略已經失敗,并成為美國的一個負擔,在繼阿富汗戰(zhàn)爭之后將美國又一次拖入沒有勝利的持久消耗戰(zhàn)中,其結果必然是進一步加速美國的衰退,顯然,在告別了希拉里•克林頓之后,該是美國反省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時候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