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最大的問題是全球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與社會財富分配不平等,所謂不平衡就是指美國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趨于停滯,中國和新興經濟體國家成為全球經濟引擎,全球經濟中心從西向東轉移。所謂不平等是指社會財富分配差距加大,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那么,不平衡與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平衡與不平等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
世界是平的嗎?不是,特別是在勞動力比較優(yōu)勢方面,正是因為世界是不平的,所以導致全球資本與技術從高工資歐美發(fā)達國家流向低工資中國和新興經濟體發(fā)展中國家,而這種流動的結果一方面導致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歐美經濟增長的停滯與衰退,中國和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崛起,加速全球經濟中心從西向東的轉移,另一方面事實上發(fā)展的不平衡又推動世界趨于相同,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工資,技術等方面差距迅速縮小。首先,從經濟規(guī)??偭康陌l(fā)展來看,世界正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fā)展。21世紀初最初十年發(fā)達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美元基礎)擴大了1.6倍,而發(fā)展中國家則擴大了3.2倍。2005至2010年之間,有5億人脫貧,在歷史上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么多人脫貧尚屬首次。僅中國就通過出口拉動經濟,在冷戰(zhàn)后的15年時間里使得4.75億人脫貧。全球化讓世界最低層的人收入增加,是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崛起,帶動人類大多數脫貧,這將會結束近五百年來西方獨享繁榮的狀況,使得世界的經濟繁榮被更多的人感受到。全球嬰兒和孩子的死亡率也急劇下降,到2025年世界上將沒有國家的平均壽命低于50歲。金磚四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從2000年的16%上升到了2008年的22%,人口占世界的42%,過去十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貢獻來自于這些國家,年均增長率為5至6%。
當歐洲與美國都陷入債務危機和財政困境的時候,金磚國家對于世界發(fā)展的推動力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里,金磚四國(巴西、印度、中國和俄羅斯)新創(chuàng)造了8萬億美元的產值,相當于G7國家同期新創(chuàng)造產值的80%。在第二個十年,金磚國家的新創(chuàng)造產值將會達到12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與歐元區(qū)國家總和新創(chuàng)造產值的兩倍。除了金磚國家外,韓國、墨西哥、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都在迅速發(fā)展。2011年,拉美GDP達到了5.6萬億美元,全球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到了8%,人均GDP超過了8500美元,巴西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了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此外,勞動成本落差也縮小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似乎把一個極其不平等的現象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同樣生產一支低端圓珠筆,在中國的成本僅10美分,而在美國或者日本可能是2至3美元。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這種不平等現象正在逐步改善,發(fā)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上升,發(fā)達國家的低端勞動力成本正在下降,今后的就業(yè)報酬將越來越不會因為你出生在哪個國家而會有天壤之別的不平等了,世界的確在變平。再來就是窮國與富國的財富差距在減少。1990年,按照購買力平價(PPP),中國的人均GDP為800美元,而美國為2.3萬美元,相差29倍,去年下降至6.2倍。根據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數據,到2015年將會減少到4.3倍。從工業(yè)革命開始拉開的窮國和富國的財富差距正在急速縮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全球化帶來的全球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其影響和結果是推動世界趨同和更加平等,當然代價是高工資歐美國家經濟增長的停滯和衰退。
那么,社會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呢?導致當今世界各國內部社會不平等的原因恰恰來自于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因為全球資本或者跨國公司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加速將生產和加工基地從高工資歐美發(fā)達國家轉移到低工資發(fā)展中國家,由此導致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跨國公司財富呈現幾何級的增長,另一方面,由于制造業(yè)的轉移和外包,導致歐美國家就業(yè)機會的流失,政府財稅的減少,中產階級貧困化,而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講,盡管資本的輸入,經濟得到快速增長,但是勞動力工資被壓得很低,否則跨國公司就可能將資本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qū),由此結果必然是社會不平等的加劇,社會矛盾的激化。從國家內部情況來看,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里變得更加不平等??偛课挥诎屠璧慕洕献髋c開發(fā)組織(OECD)于2011年12月份發(fā)表的報告書指出,發(fā)達國家收入最高的10%人口與最低的10%人口的差距達到9比1,是歷史上最高紀錄。除了法國等極少數發(fā)達國家外,從1980年代的中期開始顯示不平等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一直在攀升。美國從1985年的0.33上升到2008年的0.37,同一時期英國從0.3上升到0.35,日本從0.3上升到0.32。據英國《經濟學家》報道美國的不平等狀況達到了上世紀20年代大蕭條的水平,2007年,最富有的10%的美國人獲得了總薪酬中的46%,而0.1%的人獲得了12%。1993年至2010年,大約一半的實際收入增加流向了1%的最富人,美國的貧富差距達到14倍。
在發(fā)達國家中,不平等加劇最令人擔憂的是中產階層的縮水,因為這將會直接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和對政治治理制度的懷疑,1994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了1960至1985年之間71個國家的情況,發(fā)現收入不平等高的國家往往伴隨著社會不穩(wěn)定的增加,特別是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的衰落。發(fā)展中國家的情況如何呢?在新興大國集團的金磚國家中,除了巴西以外,其他國家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里的不平等程度在加?。ò臀鳉v史上就因為社會分化嚴重而著稱)。以中國為例,不平等程度無論從客觀數據還是民眾感知看都變得更加突出。中國的城鄉(xiāng)差別倍率沒有明顯的改善,由于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中國政府從2000年以后就沒有發(fā)布過顯示不平等狀況的基尼系數,當年中國是0.412(美國為0.408,印度為0.32),而很多中國學者認為現在應該超過了0.5。今年,世界銀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的聯合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中國是亞洲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從民眾的感知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所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受訪者中,有55%認為自己處于中下層。每年的人大政協(xié)兩會期間,媒體和民眾的關心似乎更多地拋向那些權貴代表們的衣著和首飾,而不是他們的議案。
誰掌控資源和生產資料,誰將決定生產方式和社會關系,以及財富的分配。在過去的20年中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掌控資本和技術,它們?yōu)榱俗分鹄麧櫍环矫嫱苿恿私洕蚧褪澜缯w經濟的增長,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但是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又導致了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與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平等,因為發(fā)展和增長是以犧牲國家利益和中產階級貧困化為代價的,財富正以幾何級數集中于全球少數跨國公司,它們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生產,70%的對外投資,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70%以上的專利和其它技術轉讓,在美國1%最富有的人掌控了社會財富的40%,由此正在把世界推向一個動蕩和危機的時代,推向一個當公司統(tǒng)治世界的時代,公司已然成為世界和國家的幕后主導者和統(tǒng)治者, 對此人們必須不得不反思何種制度才能代表民眾的利益?我們要怎樣才能建立起一個更具可持續(xù)性,同時在經濟和社會上也更公平的世界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