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恩格斯(1864年2月25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曼徹斯特
1864年2月25日于倫敦
親愛的弗雷德里克:
暫時只寫這幾行,通知你我已回來了[357]。只要天氣許可,我要再到曼徹斯特去兩天,親自同你見見面,同時談?wù)勎业氖虑椤?/p>
我已經(jīng)完全治好了,只有在幾個地方(特別是在腿的上部)最后愈合的過程還使我感到有點不方便。雖然生病,但我并沒有瘦,反而胖了。的確,煙是完全不抽了。
皮佩爾突然在這里出現(xiàn),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他到這里來,是為了給他的姊妹找個地方當家庭教師。四年來他在不來梅當教員。最后一年他“吃的是民族聯(lián)盟[18]的面包”,甚至用奧古斯滕堡人[注:奧古斯滕堡,弗里德里希。——編者注]的錢去過意大利。他依然是那樣一個枯燥無味的蠢物。
向你和魯普斯熱情問好。
你的 卡·馬·
注釋:
[18]帝國流氓是馬克思對1848—1849年德國革命時期法蘭克福國民議會議員的諷刺的稱呼。
民族聯(lián)盟是德國自由資產(chǎn)階級的政黨,主張把德國統(tǒng)一成為以君主制普魯士為首的中央集權(quán)國家(奧地利除外);該聯(lián)盟是在1859年9月法蘭克福的代表大會上建立的。聯(lián)盟的基本核心是親普魯士的哥達黨,該黨于1849年6月在哥達城成立,它的成員是反革命大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即在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拒絕國民議會給他加冕和國民議會左翼多數(shù)派通過關(guān)于建立帝國攝政的決議之后退出法蘭克福議會的右翼自由派。——第12、66、93、254、382、552、614頁。
[357]1863年12月7日馬克思因母親去世前往特利爾,然后到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探望親戚,接著因遺產(chǎn)問題前往荷蘭去母親的遺囑執(zhí)行人萊昂·菲力浦斯處。由于馬克思在扎耳特博默耳患癤病,直到1864年2月19日才返回倫敦。——第374、382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