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致馬克思(1860年1月26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倫敦
1860年1月26日于曼徹斯特
親愛的摩爾:
明天是《論壇報》日[11],可惜又沒有材料;《泰晤士報》通訊中關(guān)于摩洛哥的一些評論還絲毫沒有談到卡博-涅格羅會戰(zhàn)[12],而除此以外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不過,你在議會辯論中一定能為自己找到足夠的材料。我也在等待普魯士軍隊改革的消息。[13]
你對美國和俄國奴隸運動的意義的看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證實。哈帕爾斯渡口事件[6]及其在密蘇里的反響[7]正在產(chǎn)生結(jié)果。在南部,各州到處都在驅(qū)逐自由的黑人。我剛才在紐約關(guān)于棉花情況的第一個報道(萊特公司1860年1月10日)[14]中讀到,種植場主已經(jīng)把自己的棉花趕運到各個港口,以防范哈帕爾斯渡口事件可能引起的后果。在俄國,情況也在變得很復(fù)雜。奧格斯堡《總匯報》現(xiàn)在有一個精通這方面問題的記者在彼得堡。雖然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是放在貴族的立憲運動上,但是這個運動對于農(nóng)民自然也是一種推動力。
在印度,一場嚴重的危機正在醞釀成熟。根據(jù)附上的市場情況報告,你可以看出這里的庸人是怎樣看待局勢的。現(xiàn)在有許多種棉紗的價格很高,甚至比1857年價格上漲最高時還要高一些,而棉花卻便宜2+(3/8)到2+(1/2)便士。單在貝恩利就在興建二十六個新工廠;其他地方的情況大致相同。各地工人的工資都逐漸增加了一成,而且馬上還要增加。依我看,印度貿(mào)易中使用虛擬資本又象1846年到1847年那樣成為普遍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購買,只是由于不得不購買和不能停頓下來。但是,即使不是這樣,那末單是生產(chǎn)的增長到秋季或者至遲到1861年春季也必定會引起大崩潰。
愚蠢的英國人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設(shè)想,他們不久要用商品把法國淹沒。一頭蠢驢,一家印花廠的廠主(屬于最狡猾的人物)說,即使在法國征收百分之三十的保護關(guān)稅,他仍能在那里經(jīng)營好他的業(yè)務(wù),并且比在其他任何市場上多賺百分之十五。這個蠢才以為,即使壟斷被取消,在法國也能保持壟斷價格。誰也不考慮,這一切只是一個騙局,目的是利用約翰牛的明顯的弱點,到頭來把它好好地愚弄一番。
那個曾經(jīng)為科堡公爵[注:恩斯特第二。——編者注]寫抨擊性小冊子[15],而現(xiàn)在為《自由新聞》寫稿的費舍先生究竟是誰?科堡公爵有烏爾卡爾特的傾向,這我從抨擊文的摘錄中就看出來了。
德朗克現(xiàn)在在利物浦一家法國—西班牙銅礦公司當商務(wù)代理人,這是一個很好的職位——五百英鎊是穩(wěn)拿的,據(jù)說還可能賺到一千英鎊。這是加爾涅-帕熱斯為他安排的。他常到這里來,但總是躲著我,事后再請人向我轉(zhuǎn)達問候。
魯普斯[注:威廉·沃爾弗。——編者注]患了嚴重的支氣管炎,現(xiàn)在好了一些,但他仍然感到很不安,因為他還沒有完全好。他又開始了同女房東的疲勞戰(zhàn)。
現(xiàn)在我在辦事處有許多事情要做,所以不能按時寫信。只要不象我所希望的那樣爆發(fā)一場危機,那末我暫時還看不出這種過分忙碌的情況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
問候你的夫人和小姐們。
你的 弗·恩·
注釋:
[6]1859年10月16日,美國爭取黑人解放的戰(zhàn)士約翰·布朗試圖在各蓄奴州掀起奴隸起義。他帶領(lǐng)一小隊伙伴占領(lǐng)了弗吉尼亞州哈帕爾斯渡口的國家軍械庫。但是布朗沒有能夠掀起更廣泛的起義。這次發(fā)動的參加者(共二十二人,其中有五個黑人)在向政府軍隊作了殊死反抗后,差不多都犧牲了。約·布朗和他的五個伙伴被絞死。約翰·布朗的起義是美國革命危機增長的一個標志,它加劇了黑人反對奴隸制的斗爭,推動了美國廢奴派力量的團結(jié)。——第7、9頁。
[7]指1859年12月玻利瓦爾城(密蘇里州)的黑人居民試圖舉行起義一事。馬克思指的是發(fā)表在1859年12月30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5830號上的一篇短文。
《紐約每日論壇報》(《New-York Daily Tribune》)是一家美國報紙,1841年至1924年出版。在五十年代中以前是美國輝格黨左翼的機關(guān)報,后來則是共和黨的機關(guān)報。馬克思從1851年8月至1862年3月曾經(jīng)為該報撰稿。為該報寫的文章中很多是馬克思約恩格斯寫的。在歐洲反動時期里,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這個發(fā)行很廣的、當時進步的報紙,以具體材料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病。在美國內(nèi)戰(zhàn)時期,馬克思停止為該報撰稿。馬克思同《紐約每日論壇報》決裂的主要原因是,編輯部內(nèi)部主張同各蓄奴州妥協(xié)的人勢力加強,因而使該報離開了進步立場。后來,該報變得愈來愈右。——第7、9頁。
[11]馬克思每星期兩次——星期二和星期五——寄文章給《紐約每日論壇報》;1860年1月27日是星期五。——第8頁。
[12]指1860年1月26日《泰晤士報》第23526號上一篇關(guān)于摩洛哥事件的通訊(它是1860年1月13日寫的)。
在1859—1860年西班牙摩洛哥戰(zhàn)爭時期,1860年1月中在卡博-涅格羅(摩洛哥的一個山嶺)發(fā)生了西班牙軍隊和摩洛哥軍隊之間的會戰(zhàn)(見恩格斯的文章《對摩爾人的戰(zhàn)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3卷第618—620頁)。——第9頁。
[13]1860年1月27日馬克思寄給《紐約每日論壇報》一篇文章《英國的政治》,文章批判了議會關(guān)于對女王演詞的答詞所進行的辯論(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5卷第9—14頁)。
恩格斯這里所說的普魯士軍隊改革指的是報刊上關(guān)于普魯士政府打算把延長服役期和增加軍事預(yù)算的法案提交議會審查的報道。法案于1860年2月9日提交給議會,遭到自由派多數(shù)的否決,由此開始了普魯士的憲制沖突(見注167)。對于普魯士軍隊改革的評述,見馬克思的文章《普魯士備戰(zhàn)》和恩格斯的著作《普魯士軍事問題和德國工人政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5卷第205—208頁和第16卷第41—87頁)。——第9頁。
[14]恩格斯指的是1860年1月11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5839號“商業(yè)問題”專欄里所刊登的萊特公司關(guān)于棉花情況的報道。——第9頁。
[15]指費舍匿名出版的小冊子《作為革命者的暴君》1858年柏林版(《Despoten als Revolutionäre》.Berlin,1859)。小冊子被譯成英文,書名是《科堡公爵的抨擊性小冊子》(《The Duke of Coburg’s Pamphlet》)。見本卷第547、548頁。——第10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