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英國的經(jīng)濟和政治發(fā)展的若干特點[329]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像英國的這種漸進的、和平的政治發(fā)展,由于無盡無休的妥協(xié),建成一個充滿矛盾的形勢。在一定的限度內(nèi),這種形勢由于有相當多的好處,實際上為人所容忍,可是它的邏輯上的荒謬現(xiàn)象卻使有思想有頭腦的人受到真正的折磨。所以一切“掌握國政的”政黨就必須在理論上進行偽裝,甚至辯解;當然,辦法只能是詭辯,歪曲,以至純粹用空話來支吾搪塞。于是,在政治領(lǐng)域里就大量出現(xiàn)重復神學護教論的所有拙劣的偽善辭句和欺人之談、把神學的精神毒素也移植到世俗的土壤上去的書刊。于是,保守黨就自己給道道地地的自由黨偽善園地施肥,播種,松土。于是,神學護教論也就得到這樣一種它在別國所沒有的、從普通人的意識中汲取的論據(jù):福音書里講的事情同新約里宣揚的教義正相矛盾,那有什么不得了?難道這就意味著那些東西不是真實的嗎?英國憲法里的矛盾還要更多,它到處自相矛盾,可是它畢竟存在著,因此就是真實的!
1868年以來之所以沒有出現(xiàn)危機,世界市場的擴大也是一個原因。由于世界市場的擴大,英國的,從而歐洲的過剩資本,就以交通工具投資等等的形式分配于全世界,分配于許許多多的投資場所。因此,在鐵路、銀行等等方面,在純屬美國的投資場所,在印度貿(mào)易方面的過分興旺的投機活動,就使得危機沒有可能發(fā)生,而同時小的危機卻是可能的,例如已歷時三年的阿根廷危機[330]。但是,所有這一切都證明,特大的危機在醞釀中。
寫于1892年9月12日
第一次用俄文發(fā)表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6年第1版第16卷第2部
原文是德文
俄文是按手稿譯的
注釋:
[329]這兩個片斷大概是恩格斯在準備出版他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德文第二版時寫的。——第384頁。
[330]恩格斯指的是1889—1890年在阿根廷爆發(fā)的金融危機。這次危機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恐慌、劇烈的通貨膨脹、大規(guī)模的破產(chǎn),國債亦因之停止償付。這次危機是1890年世界經(jīng)濟危機的表現(xiàn)之一,它促進了世界經(jīng)濟危機在其他國家特別是在英國的發(fā)展,因為英國在阿根廷是有巨額投資的。1889—1890年的危機加緊了歐洲金融資本對阿根廷的經(jīng)濟奴役。——第385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
本欄目所有文章僅供在線閱讀及學習使用。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者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