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1891年單行本導言[20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卡·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1891年單行本導言[202]

卡·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1891年單行本導言[202]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這部著作最初問世是在1849年,從4月4日起以社論的形式陸續(xù)發(fā)表在“新萊茵報”上。它的基礎是1847年馬克思在布魯塞爾德意志工人協(xié)會[203]做的幾次講演。這部著作在報紙上沒有載完;雖然在第269號上的文章末尾曾刊有“待續(xù)”字樣,但這個諾言并未執(zhí)行,因為當時爆發(fā)的事變——俄國人開進了匈牙利,德勒斯頓、伊塞隆、愛北斐特、普法爾茨、巴登等地發(fā)生起義[204],——使報紙本身被查封了(1849年5月19日)。這部著作的續(xù)稿,在馬克思的遺稿中始終沒有發(fā)現。[205]

“雇傭勞動與資本”印成小冊子已出版過好幾次,最后一次于1884年在霍廷根—蘇黎世由“瑞士印書館”出版。所有以前發(fā)行的版本都是準確地按最初的原文印行的??墒?,現在刊印的新版是宣傳性質的小冊子,銷數至少應當是一萬冊,因此在我面前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本人是否會同意不加任何修改地重版呢?

在四十年代,馬克思還沒有完成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工作。這個工作只是到五十年代末才告完成。因此,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出版(1859年)以前發(fā)表的那些著作中,有個別地方與他在1859年以后寫的著作中的論點不同,并且從較晚的著作來看,有些用語和整個語句是不妥當的,甚至是不正確的。當然,在供一般讀者閱讀的普通版本中,作者的這種比較早期的,即代表著他的思想發(fā)展中一個階段的觀點,也應該得到反映,并且作者和讀者都有無可爭議的權利要求不加任何修改地重版這些比較早期的著作。在刊印這種版本時,我連想也不會想到要更改這些著作中的任何一個字。

但是,當新刊行的版本可以說是專為在工人中進行宣傳工作用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這種場合,馬克思一定會使這個發(fā)表于1849年的舊的論述同他的較晚的觀點一致起來。所以我相信,我在這個版本中為了在一切重要點上達到這種一致而做的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是完全符合他的心愿的。因此,我要預先告訴讀者:這本小冊子現在已經不是像馬克思在1849年寫成的那個樣子,而大致有些像在1891年寫成的那樣。況且原本已經大量發(fā)行,在我將來有機會把它不加修改地編入全集再版以前,這已經夠了。

我所做的全部修改,都歸結于一點。在原稿上是,工人為取得工資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在現在這一版上則是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關于這點修改,我應當作一個解釋。向工人們解釋,是為了使他們知道,這里并不是純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牽涉到全部政治經濟學中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向資產者們解釋,是為了使他們確信,沒有受過教育的工人要比我們那些高傲的“有教養(yǎng)的”人高明得多,因為前者對最難的經濟結論也很容易理解,而后者對這種復雜的問題卻終身也解決不了。

古典政治經濟學從工業(yè)實踐方面因襲了工廠主的流行的看法,仿佛工廠主所購買和償付的是自己工人的勞動。這一看法對于工廠主進行營業(yè)、記賬和計算價格來說,是完全夠用了??墒牵堰@個看法天真地搬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就在那里造成了十分明顯的謬誤和混亂。

政治經濟學碰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一切商品的價格,包括被它稱作“勞動”的那個商品的價格在內,不斷地發(fā)生變動;它們由于那些往往與商品本身的生產毫不相關的各種極端復雜的情況的影響,忽而上漲,忽而下降,因而使人覺得價格通常是由純粹的偶然情況來決定的。當政治經濟學作為科學出現的時候,它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找出隱藏在這種表面支配著商品價格的偶然情況后面,而實際上卻自己支配著這種偶然情況的規(guī)律。在商品價格不斷變動及其時漲時落的搖擺中,它要找出這種變動和搖擺所圍繞的穩(wěn)定的軸心。一句話,它要從商品價格出發(fā),找出作為調節(jié)價格的規(guī)律的商品價值,價格的一切變動都可以根據價值來加以說明,而且歸根到底都以價值為依歸。

結果古典政治經濟學就發(fā)現了,商品的價值是由商品所包含的、為生產該商品所必需的勞動來決定的。作出這樣的解釋,古典政治經濟學就認為滿足了。我們也可以暫且到此為止。不過為了避免誤會起見,我認為需要提醒一下,這種解釋在今天已經完全不夠了。馬克思曾經第一個徹底研究了勞動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特性,并且發(fā)現,并非任何仿佛是或者甚至真正是生產某一商品所必需的勞動,都會在任何條件下使該商品具有與所消耗的勞動量相當的數量的價值。因此,如果我們現在還是同李嘉圖這樣的經濟學家們一起簡單地說,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決定的,那末我們在這里總是以馬克思所作的那些附帶條件為當然前提的。這里指出這一點就夠了。其余的可以在馬克思1859年發(fā)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和“資本論”第一卷里找到[206]。

可是只要經濟學家將價值由勞動來決定這個觀點應用到“勞動”這個商品上去的時候,他們馬上就陷進一連串的矛盾之中。“勞動”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由它所包含的必要勞動來決定的。但是,在一個工人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所做的勞動里面,包含有多少勞動呢?包含有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的勞動。假如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尺度,那末我們只能用勞動來表現“勞動的價值”。但是假如我們只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等于一小時勞動,那末我們就絕對不能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這樣,我們絲毫也沒有接近我們的目的,總是在一個圈子里打轉。    于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就企圖另找出路,它說:商品的價值等于它的生產費用。但是勞動的生產費用又是什么呢?為了答復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們不得不對邏輯施加一些暴行。他們不去考察勞動本身的生產費用(遺憾得很,這是不能確定的),而去考察什么是工人的生產費用。而這種生產費用是可以確定的。它是隨著時間和情況而改變的,可是在一定的社會狀況下,在一定的地方,在一定的生產部門中,它同樣是個特定的量,至少在相當狹小的范圍內是個特定的量。我們現在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生產占統(tǒng)治的條件下,在這里,一個人數眾多并且不斷增長的階級,只有為生產資料(工具、機器、原料)和生活資料占有者工作以掙得工資,才能生存。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工人的生產費用就是為了使工人具有勞動能力,保持其勞動能力以及在他因年老、疾病或死亡而脫離生產時用新的工人來代替他,也就是為了使工人階級能夠以必要的數量保持和繁殖起來所平均必需的生活資料數量,或者是這些生活資料的貨幣價格?,F在我們假定,這些生活資料的貨幣價格是平均每天三馬克。

這樣,我們這個工人從雇他的資本家那里得到一天三馬克的工資。資本家就借此迫使他一天工作——譬如說——十二小時。在這當中,資本家大致是這樣打算盤的:

假定我們所說的這個工人是一個鉗工,他應當做出他在一天里所能做成的一個機器零件。假定原料——加工制成必要樣式的鐵和銅——值二十馬克。又假定蒸汽機的耗煤量,以及這蒸汽機、旋床和這個工人所使用的一切其他工具的損耗,按一天時間和按一個工人計算,值一馬克。一天的工資,照我們的假定是三馬克。總共算起來,我們所說的這個機器零件要耗費二十四馬克。但是資本家卻打算平均從零件購買者手上取得二十七馬克的價格,即要比他所消耗的生產費用多三馬克。

資本家裝到自己腰包里去的這三馬克是從哪里得來的呢?按照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說法,商品是平均按照它的價值出賣的,也就是按照相當于這商品中所包含的必要勞動量的價格出賣的。于是,我們所說的這個機器零件的平均價格——二十七馬克——就一定和它的價值相等,即和它里面所包含的勞動量相等。但是,在這二十七馬克當中,有二十一馬克是在我們所說的這個鉗工開始工作以前就已經存在的價值;二十馬克包含在原料中,一馬克包含在工作期間所燃去的煤中,或是包含在當時所使用,因而被相應地減少了工作效能的機器和工具中。剩下的六馬克被加到原料的價值上去了。但是按照我們那些經濟學家自己的假定,這六馬克只能是從我們所說的這個工人加到原料上去的那個勞動中產生的。這樣一來,他十二小時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六馬克的新價值。因此,他的十二小時勞動的價值就等于六馬克,這樣我們就會終于發(fā)現什么是“勞動的價值”了。

“等一等!”——我們所說的這個鉗工說,——“六馬克嗎?但是我只拿到三馬克呀!我的資本家向天發(fā)誓說,我的十二小時勞動的價值只等于三馬克,假使我向他要六馬克,就要被他嗤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說前面在談到勞動價值問題的時候,我們曾經陷在一個圈子里走不出去,那末現在我們又完全陷進一個不能解決的矛盾之中。我們尋找勞動的價值,而我們所找到的卻多于我們所需要的。對于工人說來,十二小時勞動的價值是三馬克;對于資本家說來卻是六馬克,資本家從這六馬克中拿出三馬克作為工資付給工人,而其余三馬克則裝進了自己的腰包。這樣看來,勞動不是有一個價值,而是有兩個價值,并且是兩個極不相同的價值!

假使我們把貨幣所表現的價值歸結為勞動時間,那末這個矛盾就顯得更加荒謬了。在十二小時勞動時間內創(chuàng)造了六馬克的新價值。這就是說,在六小時內創(chuàng)造的是三馬克,即工人勞動十二小時所得到的那個數目。工人勞動了十二小時,而他當作等價物得到的卻是六小時勞動的產品??傊夯蛘呤莿趧佑袃蓚€價值,其中一個比另一個大一倍;或者是十二等于六!兩種情況都是極端荒謬的。

不管我們怎樣掙扎,只要我們還是講勞動的買賣和勞動的價值,我們就不能夠擺脫這種矛盾。經濟學家的情況就是這樣。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后一個代表——李嘉圖學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決這個矛盾而遭到了破產。古典政治經濟學走入了絕境。從這種絕境中找到出路的那個人就是卡爾·馬克思。

經濟學家所看作“勞動”生產費用的,并不是勞動的生產費用,而是活的工人本身的生產費用。而這個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也不是他的勞動。馬克思說:“當工人的勞動實際上開始的時候,它就不再屬于工人了,因而也就不能被工人出賣了。”[207]因此,他最多只能出賣他自己的未來的勞動,也就是說,他只能承擔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工作的義務。但是,這樣他就不是出賣勞動(這勞動還待去完成),而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報酬讓資本家在一定的時間內(在計日工資下)或為完成一定的工作(在計件工資下)支配自己的勞動力:他出租或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墒?,這個勞動力是同工人本身長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所以它的生產費用是和工人本身的生產費用一致的;那些被經濟學家稱為勞動生產費用的,恰恰就是工人的生產費用,因而也就是勞動力的生產費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從勞動力的生產費用進而談到勞動力的價值,并確定為生產一定質量的勞動力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量,——馬克思在論勞動力買賣的那一節(jié)里也就是這樣做的(“資本論”第1卷第4章第3節(jié))[208]。

那末,在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之后,就是說為了獲得預先講定的工資——計日或計件的——而把自己的勞動力交給資本家去支配之后,情形又怎樣了呢?資本家把這工人帶到自己的工場或工廠里去,在那里已經有了工作上所必需的各種東西:原料,輔助材料(煤、染料等等),工具,機器。于是工人就在這里開始工作起來。假定他的日工資跟前面所假定的一樣是三馬克,——至于他是計日還是計件獲得這筆工資,那沒有什么關系。這里我們還是照前面那樣假定,工人在十二小時內用自己的勞動在被使用的原料上增加了六馬克的新價值,這個新價值是資本家在出賣成品的時候實現的。從這六馬克中,他付給工人三馬克,剩下的三馬克則留給自己。但是,假定工人在十二小時里生產六馬克的價值,那末在六小時里他所創(chuàng)造的就是三馬克的價值。這樣,工人在替資本家工作了六小時之后,就已經把包含在工資中的三馬克等量價值償還給資本家了。在六小時勞動以后雙方兩訖,誰也不欠誰一文錢。

“等一等!”——現在是資本家叫起來了,——“我雇工人是雇的一整天,是十二小時。六小時只有半天??烊グ咽O碌牧r做完,只有到那時我們才算是兩訖!”于是這個工人實際上只得去履行他自己“自愿”簽訂的合同,根據那個合同,他為了值六小時的勞動產品,應該去工作整整十二小時。

計件工資的情形也是如此。假定我們所說的這個工人在十二小時內制成了十二件商品。每件商品所用去的原料和機器的損耗共計二馬克,而每件商品卻賣兩個半馬克。這樣,在上面所假設的同樣條件下,資本家只付給工人每件商品二十五分尼。十二件就是三馬克;要得到這三馬克,工人必須工作十二小時。資本家從十二件商品上得到三十馬克??鄢虾蜋C器損耗共二十四馬克外,還剩下六馬克,從這六馬克中,他拿出三馬克作為工資付給工人,而把其余三馬克放進了自己的腰包。全部情形完全和上面一樣。這里工人為自己工作六小時,即為償還自己的工資而工作六小時(在十二小時中,每小時為自己工作半小時),而為資本家工作六小時。

那些優(yōu)秀的經濟學家從“勞動”價值出發(fā)而無法解決的困難,一到我們用“勞動力”價值來作出發(fā)點,就消失不見了。在我們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勞動力是商品,是跟任何其他的商品一樣的商品,但卻是一種完全特殊的商品。問題是,這個商品具有一種獨特的特性: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價值的力量,是一種產生價值的源泉,并且——在適當使用的時候——是一種能產生比自己具有的價值更多的價值的源泉。在現代生產狀況下,人的勞動力不僅僅在一天里能生產超過它本身具有的和消耗的價值;而且隨著每一個新的科學發(fā)現,隨著每一項新的技術發(fā)明,勞動力的一天產品超出其一天費用的那個余額也在不斷增長,因而工作日中工人為償還自己一天工資而工作的那一部分時間就在縮短;另一方面,工人不得不為資本家白白工作而不取分文報酬的那部分時間卻在延長。

這就是全部現代社會的經濟制度:工人階級是生產全部價值的唯一的階級。因為價值只是勞動的另一種表現,是我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用以表示包含在一定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的一種表現。但是,這些由工人所生產的價值不屬于工人,而是屬于那些占有原料、機器、工具和預付資金,因而有可能去購買工人階級的勞動力的那些所有者。所以,工人階級從他們所生產的全部產品中只取回一部分。另一部分,即資本家階級保留在自己手里并至多也只須和土地所有者階級瓜分的那一部分,如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隨著每一項新的發(fā)明和發(fā)現而日益增大,而落到工人階級手中的那一部分(按人口計算)或者增加得很慢和很少,或者是一點也不增加,并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會縮減。

但是,這些日益加速互相排擠的發(fā)明和發(fā)現,這種每天空前大量增長的人類勞動的生產率,終于造成一種定會使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陷于滅亡的沖突。一方面是不可計量的財富和購買者無法對付的產品過剩,另一方面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口無產階級化,變成雇傭工人,因而無力獲得這些過剩的產品。社會分裂為人數不多的過分富有的階級和人數眾多的無產的雇傭工人階級,這就使得這個社會被自己的富有所窒息,而同時它的極大多數成員卻幾乎得不到或完全得不到保障去免除極度的貧困。社會的這種狀況一天比一天顯得愈加荒謬和愈加不需要了。它應當被消除,而且能夠被消除。一個新的社會制度是可能實現的,在這個制度之下,現代的階級差別將消失;而且在這個制度之下——也許在經過一個短暫的,有些艱苦的,但無論如何在道義上很有益的過渡時期以后,——通過有計劃地利用和進一步發(fā)展現有的巨大生產力,在人人都必須勞動的條件下,生活資料、享受資料、發(fā)展和表現一切體力和智力所需的資料,都將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歸社會全體成員支配。至于工人們正日益充滿決心地爭取這個新的社會制度,那在大洋兩岸都將由明天的5月1日和5月3日的星期日[209]來證明。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91年4月30日于倫敦

載于1891年5月13日“前進報”第109號附刊和1891年在柏林出版的小冊子:卡爾·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

原文是德文

俄文譯自“雇傭勞動與資本”

注釋:

[202]這篇導言是恩格斯為他校訂的、于1891年在柏林出版的卡·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473—506頁)新版單行本而寫的。恩格斯在導言開頭,把他為這一著作的1884年版本所寫的前言(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1卷第179頁)全部復述一遍。為了在工人當中宣傳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曾大量刊印了附有恩格斯這篇導言的小冊子。

導言在工人和社會主義報刊上獲得廣泛的傳布,它以獨立的論文形式登載出來。在單行本出版以前,它曾發(fā)表在1891年5月13日“前進報”第109號附刊上,標題是:“雇傭勞動與資本”。它還稍經刪節(jié)載于1891年5月30日“自由”報第22號,意大利雜志“社會評論”1891年7月10日第10期,1891年7月22日“社會主義者報”第44號,1892年法國社會主義雜志“社會問題”(《Question  Sociale》)的文集,以及其他機關報刊。

馬克思的這一著作后來根據1891年版本譯成許多種外文出版,所有這些版本都收有這篇導言。導言的俄譯文第一次發(fā)表在1894年日內瓦出版的馬克思這一著作的第二版上。——第234頁。

[203]德意志工人協(xié)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魯塞爾建立的,目的是對僑居比利時的德國工人進行政治教育和向他們宣傳科學共產主義思想。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戰(zhàn)友的領導下,協(xié)會成了團結比利時的德國革命無產者的合法中心,并跟佛來米和瓦倫工人俱樂部保持了直接的聯(lián)系。協(xié)會中的優(yōu)秀分子加入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布魯塞爾支部。1848年法國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該會成員被比利時警察當局逮捕和驅逐出境,協(xié)會在布魯塞爾的活動即告停止。——第234頁。

[204]指1849年沙皇軍隊為了鎮(zhèn)壓匈牙利資產階級革命和恢復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tǒng)治而對匈牙利進行的武裝干涉;以及為維護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于1849年3月28日通過的帝國憲法而舉行的起義(這些起義是德國1848—1849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最后階段)。德意志多數邦政府都拒絕承認憲法。——第234頁。

[205]在馬克思的遺稿中后來發(fā)現一份手稿,它是為關于雇傭勞動與資本問題的講演的最后一講或最后幾講所準備的提綱,標題為“工資”,手稿封面上有“1847年12月于布魯塞爾”字樣(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635—660頁)。從內容看來,這份手稿在某種程度上是馬克思的未完著作“雇傭勞動與資本”的補充。手稿于1924年第一次用俄文發(fā)表在“社會主義經濟”(《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  хозяйство》)雜志上,1925年用原文發(fā)表在“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Unter  dem  Banner  des  Marxismus》)雜志上。但是在馬克思的手稿中沒有發(fā)現“雇傭勞動與資本”一著已定稿的完成部分。——第234頁。

[206]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3卷第15—41頁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43—80頁。——第237頁。

[207]恩格斯引“資本論”第一卷(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547頁)。——第240頁。

[208]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177—187頁。——第240頁。

[209]恩格斯指1891年五一慶?;顒印T谀承﹪遥ㄓ?、德國)里,是在5月1日以后頭一個星期日慶祝五一節(jié)的,1891年,5月1日以后頭一個星期日是在5月3日。英國、奧地利、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其他國家許多城市的工人,在1891年五一紀念日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在俄國,盡管沙皇當局對五一運動的參加者進行瘋狂的迫害,1891年,人們還是第一次慶祝了國際無產階級團結的節(jié)日。——第243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

責任編輯:岳麗麗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