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動作也比較引人注目。2009年1月27日,法國向馬來西亞交付了第一艘“鲉魚”級潛艇,并計劃于2009年底交付第二艘。馬來西亞從德國購買了4艘排水量為1650噸的護衛(wèi)艦,負責在南海海域執(zhí)行巡邏任務。另外,馬來西亞于2009年底前從俄羅斯接收最后一批蘇-30MKM戰(zhàn)機,之前已經購買了12架,全部裝備了最新式雷達,使得該戰(zhàn)機具備南海局部海域的空戰(zhàn)優(yōu)勢。
這些國家紛紛斥巨資購買裝備,就是為了維護他們已經擁有的海洋權益,這些國家不僅在外交上跟我國存在爭端,軍事上也具有一定的作戰(zhàn)能力。近年來美國在南海活動頻頻,美國海軍無暇號利用音波探測器來偵測及追蹤我國海軍艦船、潛艇等目標,這種做法也給其他國家一個信號:美國來了,有我在這里監(jiān)督和執(zhí)法,你們小國不要害怕,可以放開手干自己想干的事兒啦。
2010年7月23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越南河內舉行的東盟地區(qū)論壇上公開宣稱:“南海問題是美國要優(yōu)先解決的外交事務,南海航行自由事關美國國家利益,美國主張建立南海問題的多邊機制。”大家知道,從2009年1月份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tǒng)到2009年9月份,中美關系基本上是比較平穩(wěn)的,高開高走,而2009年10月份美國對中國打出了經濟制裁、對臺軍售、會見達賴喇嘛、谷歌事件、人民幣匯率等一系列組合拳。希拉里的這番話體現了美國對華政策、對亞洲政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就是除了直接打拳,還調動其他國家各個方面的因素對中國進行騷擾,讓中國應接不暇。
我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會上提出了“七問”:第一,南海的形勢到底是和平、穩(wěn)定的,還是緊張的?第二,南海問題是中國同東盟之間的問題嗎?第三,本地區(qū)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共識是什么?第四,《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作用是什么?第五,南海地區(qū)國際航行自由和安全出問題了嗎?第六,在南海問題上談“脅迫”用意何在?第七,將這個問題國際化、多邊化會有什么后果?這七問實際上揭露了美國丑陋的目的。南海本來無事,是美國把水攪渾了,而南海的問題不是中國和整個東盟的問題,只是中國和其中幾個國家的問題。
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維拉德海軍上將講: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一直以來就有一個使命,那就是保障本區(qū)域的安全,安全是指美國以及美國的盟友和伙伴的利益。美國海軍已在本區(qū)域水域航行150年,看管著南中國海、東中國海,還有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等往來頻繁的海上通道,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國際水域。這很清晰地暴露出美國在南海地區(qū)的戰(zhàn)略意圖,而且前不久我見到一些美國學者,他們說美國絕不會在南海退縮。
第二,日本、印度動作頻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