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綜合> 正文

樊富珉:心理危機的識別和干預(3)

危機有那么多癥狀或者表現(xiàn),是不是非得等這些現(xiàn)象出來才能知道一個人是否處于心理危機當中呢?并不是這樣的,沒有上述現(xiàn)象并不等于說一個人肯定不處于心理危機中。一般情況下,我們了解一個人心理危機程度有以下幾種方法:行為觀察法,面談診斷法,心理測量法,心理健康普查法。

所謂觀察,就是直接在一個自然情境中看他的行為跟平時有什么不同。如果跟平時差不多,就沒有什么問題。比如說一些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出現(xiàn)異常,就可能是心理出現(xiàn)問題。比如一個人一天去幾次廁所基本上是有一些規(guī)律的,突然有一段時間,一個人老往廁所跑,夜里要去五六次,那么他的睡眠肯定有問題。一般來講消化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都是非常敏感的,出現(xiàn)心理危機的時候,常常會出現(xiàn)尿頻、拉肚子。

所謂面談,就是我們看到有的同學、同事、親友最近好象情緒比較低落,可以主動關心他:最近你不怎么愛說話了,挺不開心的,能否告訴我一下是咋回事?不知道你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不知道我可以為你做點什么?請大家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考慮受助者的感受。比如我們在幫助貧困生時如果只是簡單地說,你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說,我?guī)湍?。這樣會讓別人很不舒服??梢該Q一種說法,比如說最近我看你好像挺沉悶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我能為你做點什么。這樣說讓他感覺到你很關心他,如果你不關心就觀察不到他的變化,于是傳遞了一種關心和陪伴。不過要注意,一般人都不喜歡那種居高臨下的幫助,有時候過了頭的熱情和幫助,反而讓當事人覺得自己很無能。我們幫助別人不是要代替他做什么,而是要讓他看到自己的力量,去彰顯他的能力。另外我建議,大家在關心別人的時候盡量不要用肯定的語氣,要用虛擬的語氣,要給人家和自己一個臺階,這樣可以讓人感覺舒服一些。

有人要自殺,都站在樓頂邊兒上了,馬上就要跳了。如果你說,不要自殺,最蠢、最自私、最不負責的人才自殺;或者說要想想對不對得起爸媽啊等。這樣說會讓他覺得這個世界上根本沒人可以理解他。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的時候,通常是受到了責備、指責或者是被人喋喋不休地講道理。

在一個人要自殺時最需要的是理解、關懷、希望。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站在那兒是萬不得已的選擇,一定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你很痛苦。要不誰想走這一步?。窟@在專業(yè)心理咨詢中叫同理心。要設身處地地為當事人想想,當一個人要自殺的時候,你去跟他說理,其實是在說他自私、沒良心、不懂得父母、不體恤別人,這是責備、批評、挖苦。這只能加重他的危機。

所謂心理測驗,就是可以用診斷心理問題、評估心理健康的一些量表。有一些自殺危險性比較高的學生是要特別關注的,比如有明顯外部刺激,突然失戀、親人死亡。汶川地震后,我到四川災區(qū)給一組大學生做過危機干預,他們都是北川和什邡的學生,家里有親人死亡,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壓力非常大,情緒低落,比較悲觀、自卑、抑郁,性格比較孤僻,跟周圍的人都不交流。由于他們不怎么跟人交流,別人也不了解他,他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又沒有相應的知識幫他抗過去,就容易出問題。

講了如何識別心理危機,接下來講如何進行危機干預。

危機干預就是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tài)下的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他戰(zhàn)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危機干預的目的,一是努力保護他的生命,絕對不要傷害生命;二是慢慢恢復他的心理平衡。

危機是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事件,使人失去了控制感、安全感、價值感、方向感。如果我們對危機有系統(tǒng)地研究,能夠早發(fā)現(xiàn),并用學習到的一些應對方法就可以預防危機。

危機之所以能夠預防,是因為危機心理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一般講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感到驚慌、害怕。比如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大部分人都是驚慌失措,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保持冷靜。第二個階段是逐漸安定。慢慢我們知道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不可能有所改變,無論我們多么痛苦,只能接受現(xiàn)實。第三個階段是解決問題,尋求改變。這個階段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認真面對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是自己解決還是尋求救助。

心理治療專業(yè)進行危機干預的目的是:第一,擴展求助者的應變能力,就是說一個人要是能產(chǎn)生應對危機的意識的話就容易抗過危機。第二,要減輕求助者的后續(xù)壓力,幫他重建對人、對事的信心。

危機干預的對象首先是危機事件的當事人,還有次級受害者,不僅要干預當事人,還要干預當事人周圍的人。比如目擊別人自殺的人、目擊爆炸現(xiàn)場的人,還有警察、軍人等參與救人的人,他們可能遭受二次創(chuàng)傷。汶川地震災區(qū)就專門設置了一個針對援助者的心理咨詢服務點。我聽到一個軍人說,他那些天根本沒有辦法睡覺,腦子里面全都是倒塌的房屋和死去的百姓。我還直接參與了對一個醫(yī)生的心理干預,這個醫(yī)生一直奮戰(zhàn)在手術臺前,困了就睡一睡,起來接著做手術。他一直在救人,沒有時間思考?;氐奖本┲?,他就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一講到跟地震有關的事情,他就會跳起來。他說他沒有辦法入睡,他的腦子里面到處都是殘肢、斷臂。他根本不能看水,看到水滴就覺得那是血。這就是典型的二級受害者。

我在做危機干預時提出了一個預防心理危機干預模式,我認為我們應該把危機干預的工作往兩頭拉,也就是說在危機發(fā)生前我們就做心理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營造校園文化環(huán)境和溫暖的班級環(huán)境。通過一些方法讓這些人、這些學生提高應對能力。一旦危機發(fā)生,有過教育和沒有過教育的人的應對能力是不一樣的,有了心理準備,不怕它,積極應對它,而且知道有什么樣的資源可以利用。同時,危機結束不等于一切隨之結束,還應總結我們可以從災難中獲得什么樣的成長,通過總結經(jīng)驗就能夠使自己的情緒從失去當中走出來,看到自己獲得的,朝著自己期望的生活去努力。?

面對危機怎么辦

危機發(fā)生后,作為個體的我們該怎么辦呢?

責任編輯:劉曉楠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