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來,《簡·愛》在中國的傳播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詳細] 時間:2019-10-23 10:23 查看:619次標簽:蔣承勇
白話小說《草木春秋演義》(亦稱《草木春秋》)是一部曠古絕今之作,是唯一一部將中藥藝術化的小說,可稱之為“中藥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全部用中藥命名,個別國名、物名也用中藥之名,在神魔故事的框架下,構筑了一部中藥大全。 ...[詳細] 時間:2019-10-23 09:29 查看:276次標簽:高日暉白話小說中藥小說《草木春秋演義》
新詩音樂性的缺失,體現(xiàn)了詩人對詩歌音樂性的認識不足與知識結構的缺陷。我們應對這一問題予以回顧、梳理與辨析,從而為現(xiàn)代漢語詩歌的寫作與批評提供借鑒。 ...[詳細] 時間:2019-10-23 09:26 查看:351次標簽:陳歷明新詩詩歌格律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作為國人耳熟能詳?shù)慕浀涿?,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以如此短小的篇幅體現(xiàn)如此宏闊的境界,是初唐優(yōu)秀詩歌的典范。自古以來推崇者甚多。 ...[詳細] 時間:2019-10-23 09:24 查看:348次標簽:錢翰《登幽州臺歌》詩歌
《左傳?成公十三年》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边@表明戰(zhàn)爭在國家的創(chuàng)立、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詳細]
時間:2019-10-22 10:53
查看:445次
標簽:梁珂維孫武孫臏仁義禮讓奇兵權謀
北京在老城保護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探索,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從保護理念上走向了一種全面改善人居環(huán)境的社會可持續(xù)保護之路;二是在保護路徑上積極推動街巷整治向街區(qū)更新轉變,探索并實施了
...[詳細]
時間:2019-10-22 10:50
查看:394次
標簽:北京老城老城保護人居環(huán)境
元雜劇是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高峰。關漢卿則是站在這座高峰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雜劇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詳細]
時間:2019-10-22 10:45
查看:819次
標簽:王崗元雜劇關漢卿文學創(chuàng)作
王陽明諄諄教育弟子立志勤學,以圣賢自期,以修身養(yǎng)心、致良知為人生根本,而不以讀書做官謀取功名利祿為人生目標,從而形成了豐富的家教思想,培育了優(yōu)秀的家風傳統(tǒng)。
...[詳細]
時間:2019-10-21 09:24
查看:1515次
標簽:吳光家風家教勤學人生目標
“天下之本在于國,國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 。
...[詳細]
時間:2019-10-21 09:20
查看:597次
標簽:劉金祥文化心理傳統(tǒng)觀念家國情懷文化基因
近幾十年來,在長江流域發(fā)現(xiàn)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的考古遺址,長江流域的上古文化令人刮目相看。于是有人借用一個老詞兒“兩河文明”,稱中國的上古歷史是又一個“兩河文明”。中國
...[詳細]
時間:2019-10-21 09:17
查看:364次
標簽:唐曉峰長江黃河兩河文明
每個人都要讀書,做文化工作的人尤其要讀書。 ...[詳細] 時間:2019-10-21 09:02 查看:709次標簽:葉朗文化工作經典著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高屋建瓴、大氣磅礴,體現(xiàn)了古老的東方智慧,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對于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指導
...[詳細]
時間:2019-10-18 16:31
查看:923次
標簽:文化自信中國特色文明交流文明交流互鑒
綆短汲深,學以補之,這個道理對于新時代領導干部依然有所啟發(fā)。黨和國家事業(yè)越發(fā)展,對領導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所以黨的十九大對領導干部提出了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的要求。只有加強學習,全
...[詳細]
時間:2019-10-18 16:27
查看:326次
標簽:鮑爽先秦典籍
延安紅色文化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艱難困苦的戰(zhàn)爭歲月和局部執(zhí)政的情況下積淀形成的文化。
...[詳細]
時間:2019-10-18 10:10
查看:714次
標簽:李宏斌紅色文化延安紅色文化革命文化
“三山五園”作為代表中華政治文明的金名片迫切需要國際傳播,也具備對外傳播的政治功能與價值。 ...[詳細] 時間:2019-10-18 10:02 查看:595次標簽:李彥冰三山五園中華政治文明
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運河。2500多年來,大運河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繁榮社會經濟、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詳細] 時間:2019-10-18 09:29 查看:485次標簽:熊海峰言唱大運河文化帶
系統(tǒng)科學的指標體系有助于明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發(fā)展方向,這是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指標體系以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為參照,以能力建設為發(fā)力點,確定了以文化資源力、文化創(chuàng)新力、文化傳播力、文化涵育力、文化凝聚力為核心指標的評估體系。這項研究 ...[詳細] 時間:2019-10-18 09:28 查看:581次標簽:于丹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指標體系能力建設五大核心指標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偉大的詩人。很多人知道他,除了因為讀過他的一些作品,更主要的是因為他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詳細] 時間:2019-10-18 09:25 查看:5148次標簽:張玲莉屈原《離騷》
全面正確地理解文化自信,真正確立文化自信,中國才能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走向世界——
...[詳細]
時間:2019-10-14 11:37
查看:888次
標簽:葛劍雄中華文化文化自信中華文明
“四個中心”及世界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是黨和國家對新時代中國首都所定的戰(zhàn)略地位與奮斗目標。以怎樣的具體形態(tài)和文化內涵來展示首都核心功能呢?需要進行進一步思考。
...[詳細]
時間:2019-10-14 11:33
查看:429次
標簽:沈望舒“四個中心”首都核心功能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