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要嚴格精簡會議。為會議“瘦身”,既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一場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需轉變作風、強化擔當、久久為功。
現(xiàn)實中,有的領導干部上級有會就照著開,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看起來站位很高,實則是形式主義在作祟;有的干部甚至認為“只要召開會議就代表重視”“會議講什么不要緊,到會捧場才重要”。會風折射黨風政風,影響社風民風。召開會議,不能只有“會”的形式,沒有“議”的內(nèi)容,要從思想上轉變“開會就是落實”的扭曲觀念,通過控制會議規(guī)模和范圍,減少無效陪會,做到“能少則少,能并則并、能短則短”,實現(xiàn)多會合一、一會多開。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會是手段而非目的,并且只是把工作做好做精的方式之一。要轉變作風,少在“會場”,多奔“現(xiàn)場”,少在會場里照本宣科“讀稿子”,多在實干中“有板有眼”“擼袖子”。
為會議“瘦身”,既要干部轉變作風,也需組織擔當。倘若“只會開會、光喊口號”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真抓實干、踏實做事”的干部反而受到冷落,不僅寒了干部的心,甚至會影響黨在基層群眾中的公信力。組織部門要充分發(fā)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不唯“開會頻次多”論英雄,不以“會場口號響”定高低,要憑實干論英雄、看實績用干部,以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助力會議精簡。只有讓“文山會海”“瘦下來”,干部的時間和精力充足了,基層治理效能才能“強起來”,才能多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
制度帶有全局性、穩(wěn)定性,管根本、利長遠。為會議“瘦身”,為基層減負,不是聽幾句表態(tài)、短時間內(nèi)就能解決的,需要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才能行穩(wěn)致遠。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掌握著會議的決定權和話語權。要將基層減負、會議“瘦身”納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明確領導干部的具體職責。制度機制的出臺是前提,更關鍵的在于能否嚴格落實。如果只制定不落實,就會成為“紙老虎”。要強化督導檢查,對違反減負制度機制的行為嚴肅處理,倒逼領導干部戒除“會癮”,帶頭講“短話”“精話”“準話”,切實解決“沙灘流水不到頭”,讓干部騰出手、放開腳,更好提升基層服務質量與治理效能。
(十渡鎮(zhèn) 孫永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