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不是簡單的具體操作層面上的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班建武教授提醒家長們應該關注到勞動教育對塑造青少年獨立自主的人格,以及培養(yǎng)青少年常懷責任心、尊重他人勞動付出的道德品質(zhì)的積極作用。
對于當代青少年而言,物質(zhì)生活水平較為富足,勞動的意義不能僅僅停留在生存層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班建武教授指出,當代青少年缺乏對象化的實踐以實現(xiàn)自我價值,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而勞動是最主要的實現(xiàn)途徑和載體。
家長進行勞動教育時,應注意區(qū)別“勞動”與“勞動教育”之間的關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班建武教授強調(diào),青少年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是學習者的身份,而不是勞動力,不應只要求“多快好省”,應以教育的邏輯引領青少年去體驗、去探索。
評價青少年的勞動成果,不應過多關注于勞動作品的質(zhì)量以及投入產(chǎn)出比。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班建武教授指出,應從青少年的素質(zhì)成長方面出發(fā),既關注其勞動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其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的塑造。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班建武教授根據(jù)《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大致分為低學段和高學段兩個層次。處于低學段的青少年,側重于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勞動觀念;處于高學段的青少年,側重于樹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主持人:鄭丹娜 垂楊柳中心小學教師
主要嘉賓:班建武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家長公開課》。今天我們特別高興地邀請到兩位嘉賓,請容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首先是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的班建武教授。班教授,跟大家打聲招呼吧。
班建武: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是我們的家長朋友孫老師。孫老師,你也跟大家打聲招呼吧。
孫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我是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的教師,我叫鄭丹娜。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特別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一起來聊一聊勞動教育的話題。今天關于勞動教育的主題是“讓青少年在勞動教育中成長”。說起這個話題,我之前也看過班教授在這方面發(fā)表的文章。我想,今天我和孫老師一起來向班教授請教了。如果是給我們家長朋友來看的一期節(jié)目,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孫老師。孫老師您作為一位家長朋友,您有什么樣的困惑,今天可以向班教授來提問。
孫老師: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向兩位專家請教。關于勞動教育,其實我們作為家長還是有很多想法和困惑的。首先,我們說在當下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勞動教育的必要性是什么?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勞動教育對其成長發(fā)揮著怎樣重要且長期的影響?因為在和其他家長的交流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家長可能更關注孩子智力方面的培養(yǎng),對體力勞動不是很重視,覺得孩子長大以后,有些體力勞動完全可以請人代勞。您如何看待這樣的想法呢?
班建武:關于勞動教育在家庭中的必要性,我想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回應一下。
現(xiàn)在我們?nèi)ニ伎紕趧咏逃臅r候,就像剛才您所說的,只是把它當成體力勞動,比如炒菜、做飯,把勞動教育當成一個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的事情去看待。在我看來,勞動教育對孩子來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于其獨立自主人格的塑造以及對別人勞動付出的尊重和感恩等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我不知道您是否看到過網(wǎng)上的一個報道,一個老奶奶帶著他的孫子去面館吃面條。每次奶奶都把自己面里的牛肉夾給孫子吃。有一次,奶奶在取餐臺把面取出來之后,提前把牛肉夾到了孫子的碗里,然后再把面端過去。當把面端到孫子面前的時候,孫子就盯著奶奶那碗面說,“奶奶,你今天怎么還沒有把牛肉夾給我?”奶奶就笑著說,“寶寶,剛才在那邊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提前把牛肉夾給你了。”孫子不相信,說:“奶奶,你騙人,你肯定把牛肉藏在底下想自己偷偷吃。”然后就拿起筷子撈奶奶的面,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牛肉,就開始發(fā)脾氣。
我們就在想,按理說奶奶把自己應該吃的牛肉給孫子,孫子是不是應該感激奶奶?但是他為什么沒有感激奶奶?再比如,有些孩子去學校之后發(fā)現(xiàn)忘了帶作業(yè)。被老師批評的時候,可能孩子第一句話就說,“都怨我媽,昨天給我收拾書包的時候沒有給我裝上。”孩子回去跟家長說的時候,可能家長還會覺得挺對不起孩子的,忘了把孩子的作業(yè)收進去。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整理書包去學校,應該是孩子分內(nèi)的事情,為什么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認為那是父母的責任,不是他個人的事情?在我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孩子從小到大的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好,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勞動和自我服務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特別容易把別人的勞動付出看作是他人應該做的本分,父母的勞動在孩子看來就會變成理所當然,甚至不幫其做事,還會被孩子視為父母的失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難對父母的付出,以及對他人的勞動有感恩之情,也很難對自己的未來擔負責任。
所以,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講,最不缺的是物質(zhì)條件。而最欠缺的可能就是這種人格上的獨立和自主性,以及對他人勞動付出的感恩之情和責任之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勞動教育是給孩子精神上的“補鈣”。
如果沒有勞動教育,青少年作為人的精神脊梁就立不起來。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對于家長來講特別重要。在孩子小時候放手,孩子也就越容易自立。如果等孩子長大了,家長再想放手,孩子有時候就不會讓家長放了。
我們在網(wǎng)上也能看到,現(xiàn)在有些孩子啃老啃得心安理得,有些孩子在家長不能提供某些東西時特別容易走極端。究其原因,就是家長替孩子做的太多了。所以勞動教育絕不僅僅是具體操作層面上的事情,而是關乎孩子精神“補鈣”非常重要的事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