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的百年奮斗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科學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黨百年奮斗的主題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稕Q議》將百年黨史按照四個歷史時期作出概括總結,提出了每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偉大成就、理論成果,進一步闡明了百年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明確黨的百年奮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科學定位。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決議》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根本社會條件。”
“社會條件”首先是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yè)。有些國家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怎么可能獲得良好發(fā)展?用大歷史觀來考察,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首都被侵略者占領過三次,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第二次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耀武揚威地在紫禁城閱兵;第三次是1937年,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失利、首都南京淪陷,日本侵略者發(fā)動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一個國家的首都,在這一百年間平均每三四十年就被占領一次,這個國家有什么地位?這個民族有什么尊嚴?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就不一樣了,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七十多年,沒有哪個國家敢像從前一樣欺負我們。廣大人民群眾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成為了自己的主人,這就是根本社會條件。
我們是怎樣創(chuàng)造的這個條件?《決議》在論述四個歷史時期時把每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都列到了前面,把每個歷史時期面臨的主要矛盾都突出了出來。歷史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完成了這些主要任務,解決了主要矛盾,所以創(chuàng)造出了根本社會條件,實現(xiàn)了偉大飛躍。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現(xiàn)了什么樣的飛躍?“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過去中國人民曾經被西方列強污蔑為“東亞病夫”,現(xiàn)在中華民族已自立于民族世界之林,中國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決議》指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xiàn)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要完成這一主要任務,就要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發(fā)揚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的精神,改變新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曾感慨:“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經過近30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奮斗,基本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實現(xiàn)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定位是什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政治前提;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制度基礎。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定位是什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fā)展的物質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此,黨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不論是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還是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都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馬克思并沒有探索出社會主義搞市場經濟的道路,但我們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制度充滿生機活力,使我們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如期實現(xiàn)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定位是什么?“三個更”,“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提到,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如今近30年過去,鄧小平同志的愿望如期實現(xiàn)了,我們的制度愈發(fā)成熟、完善。這就是“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在抗疫過程中,很多小區(qū)被封閉,但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都能得到保障,靠的就是“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黨在建設過程中強調要發(fā)揚自我革命精神,這是一種主動作為的精神,是“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的體現(xiàn)。
經過不懈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