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江月》與三千弱水
我們通過《西江月·三千弱水》這組詞,解讀一下詞人情懷這個話題,體味一下在詞中的詞人情懷是什么樣子,也從創(chuàng)作方法上探究對填詞有些什么啟發(fā)。
(一)《西江月》
這是一個很受歡迎,很富有頓挫感的詞牌。李白的七絕《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這首詩不但給后人留下了一個十分漂亮的詞牌名——《西江月》,而且詩中的發(fā)思古之幽情,也成了詩人在填寫《西江月》時,揮之不去的慣性念想。
《西江月》這個詞牌,柳永、蘇軾、黃庭堅、辛棄疾、張孝祥、吳文英、王沂孫等人都填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唐宋詞三百首》選115人詞作,其中《西江月》9首:司馬光1首,蘇軾2首,張孝祥2首,辛棄疾2首,劉過1首,劉辰翁1首。俞陛云著《兩宋詞境淺說》,選72人665首詞作,其中《西江月》8首:蘇軾2首,黃庭堅1首,賀鑄1首,史達祖1首,吳文英1首,周密1首,王沂孫1首。朱祖謀是清末最有名氣、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的詞人,其詞作靜雅俏麗,音律縝密,推崇婉約,風格略似姜白石、吳文英。他選詞以典雅為上,側重格律聲調(diào),其編的《宋詞三百首》被稱為“最精粹的詞選”,卻沒選一首《西江月》。這個現(xiàn)象值得深思。以上講到的這10多個人,都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的詞,大家都應該去讀讀。
《西江月》這個詞牌,并不是婉約的,愛寫婉約的人寫《西江月》比較少,愛寫豪放的寫《西江月》比較多;《西江月》這個詞牌也不太適合表達纏綿悱惻的情調(diào),而更適合描寫蒼涼疏闊的景象,表達陳郁滄桑的情調(diào)。
(二)弱水三千
根據(jù)《尚書·禹貢》的說法,大禹治水時,把弱水導到了合黎,也就是后來的居延澤。鄭玄認為“弱水出張掖”?!渡胶=?jīng)》里有兩處相關記載,一是說弱水流入大漠,另一是說弱水有頭大身細的怪物。文學作品里涉及弱水的文字挺多,與地理概念有關而且現(xiàn)在還在用的:從甘肅嘉峪關、酒泉一帶,往北流入居延海的這條河,甘肅境內(nèi)稱“弱水”,而下又稱“黑水河”,到內(nèi)蒙古境內(nèi)又稱“額濟納河”。水是祁連山的雪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句話,“三千”是指水多,因其多,一瓢飲才有意義?,F(xiàn)在,從祁連山流出的二十多條河流,最終由弱水而至居延澤,消失在沙磧大漠里。一個詞人,能從祁連山逐弱水而行,至居延澤,遙望李陵解甲授降的那座山,是十分幸運的。
(三)讀詞的基本方法
以一個韻腳為一個語意單元,而不論韻腳內(nèi)是一句或者兩句;逐個語意單元讀懂了,一片也就讀懂了;上下片讀懂了,全闋詞也就通了懂了?!段鹘隆愤@個詞牌,全詞八句,上下片都是四句,每兩句一個語意單元,每片兩個語意單元。每片兩個六字句可寫成對偶句;第三句類似七絕,其有轉的意味,要寫得比較響亮。
三、《西江月·三千弱水》詞十首
10首《西江月·三千弱水》,記載了國防大學中華軍旅詩詞研究創(chuàng)作院采風團,從祁連山下的嘉峪關、酒泉順水而下,一直到居延海的見聞。
西江月·嘉峪關
掃卻日邊堆雪,拂開天底凝云。流年戰(zhàn)事已無痕,惟有秋波不盡。
珍惜余磚幾塊,可憐古道三春。關樓涂得九回新,收拾初心一寸。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雄關。站在關上,臨風遠望,伴隨著渾闊的自然之景,莫名之情也會不斷涌來心底。南面,祁連山與天相接,青青郁郁的山巒峰巔之上,不知哪是白云哪是白雪;雄峙于討賴河北岸的長城第一墩,仿佛在傾聽弱水的濤聲,這條名字叫“討賴”的河,是弱水的一條重要支流;北面,蜿蜒直上黑山的長城,好似懸在天上的鐵臂,又像張向蒼天的硬弓;西面,沒入黃天的黃沙古道,隱約回響起駝隊的鈴聲。筑城的大將軍馮勝,被流放的林則徐,抬著棺材出征新疆的左宗棠,西來叩關的吐魯番兵,枕戟仗戈的守關兵卒,排著隊向你走來。站在關上,你自然會想到這些人物,好像這些景象都在你的眼前,這些構成了這首詞的自然與想象的主要內(nèi)容。有的是你看到的,有的是你想象的。但是,這些還不是詞。詞要以空靈之筆,把自然之景在詞人心中泛起的浪花描畫出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