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中國人是怎么過年的?
提到過年,我們講到最多的就是除夕和正月初一,不少人認(rèn)為這兩天正日子才算過年,實際上不是的。按照傳統(tǒng)的中國年來說,過年除了正日子以外,還有序曲、尾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又涉及到很多過年的習(xí)俗。
傳統(tǒng)中國年從什么時候開始拉開序幕?臘月二十三。有一句民謠是這樣說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趕大集,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祭先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下面我們先講一講臘月二十三。在中國人的信仰中,每一家都有一位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灶王爺都會到天上向玉皇大帝稟報這一家人的大小事情。為了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人們都要舉行儀式祭灶,又稱辭灶或送灶。具體怎么做呢?要在灶臺前的墻壁上貼灶王爺?shù)漠嬒?,擺上酒水祭品。由誰來祭灶王爺?這里面是有說道的。中國有句古話講:“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灶王爺是一家之主,祭灶也應(yīng)當(dāng)由一家之主的男人來完成。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不講家里人的壞話,祭灶時人們會把灶糖熔化,然后把黏呼呼的灶糖抹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就能黏住他的嘴。還有一種做法是把酒糟抹到他的嘴上,讓他醉醺醺的,到了天上就睡著了,這樣也可以免除他說家人壞話的可能。這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xí)俗。
臘月二十四是什么日子?是掃房日,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塵是舊的意思,所以掃房也是除舊迎新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打掃房子使房子干凈起來,喜氣洋洋、干干凈凈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二十五,磨豆腐”。在農(nóng)村,每年臘月二十五人們都會泡好豆子,開始做豆腐,為過年做好吃食方面的準(zhǔn)備。這一天還有一個習(xí)俗叫“趕亂歲”,因為灶王爺已經(jīng)上天了,家里沒有管事的了,此時人們手頭有一年的積蓄,又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放松一下。“亂歲”是歲末年終民眾為自己設(shè)計的調(diào)節(jié)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時機(jī)。在古代,人們結(jié)婚往往選擇在臘月二十五這天,就是趁著自己有點閑錢和時間的時候把婚熱熱鬧鬧地結(jié)了。所以臘月二十五形成了“趕亂歲”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臘月二十六干什么?“二十六,去吊肉”。所謂“去吊肉”就是去買肉,去殺豬的意思。我的童年是在北方大山里度過的,那時我們當(dāng)?shù)赜袀€習(xí)俗,就是臘月二十六請殺豬匠來殺豬。殺豬匠殺豬是免費的,但是殺完豬以后,豬身上的下水全歸他,當(dāng)作他的工錢。按照當(dāng)?shù)亓?xí)俗,把豬殺了之后,最起碼要拿出三分之一的豬肉切成肉塊,和酸菜、粉條燉在一起,這個就是東北的大鍋肉。燉好以后,東家一碗,西家一碗,凡是平時和自己關(guān)系比較好的人家都要送到。有人說,那不是虧了嘛?不虧,因為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大家通過這種方式增加了親戚鄰里之間的和諧和團(tuán)結(ji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xí)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