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上也好,商店里也好,都要遵循相應的生活準則。上圖這條街就是賣文具、古玩、文玩以及各種瓷器的。這里的東西有很多跟大陸的很像,我和老板聊過以后才知道,這些古玩瓷器有的就是在福建、廣東那邊生產(chǎn)后運過來的。所以這些東西也就沒有太明顯的當?shù)靥卣髁恕?/p>
私下里,一些學生家長或者朋友會接待我,帶我去山區(qū)看看。在臺北市,稍微富有一點的就會在附近的山區(qū)買幾畝地,蓋個小院子。這些小院兒有些也很簡陋,雙休日他們會找一些朋友到那里去聚會。
在臺灣期間,我去過幾個大寺院,比如中臺禪寺、佛光山等。我去佛光山是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說星云法師在寺院里給臺灣人主持了婚禮。因為星云法師講的是“人間佛教”,所有的佛教都得還原人生、生活,他的理論是基督教會可以在教堂里頭舉行婚禮,為什么佛教不能舉行呢?這里又涉及到和尚不殺生、不娶親的觀念,但星云法師覺得人要變通。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這是臺中的一個孔廟,我是中午去的,人比較少。像孔廟這種我們心目中的圣地,在臺灣一般比較冷清,除了重大的祭奠活動,老百姓很少到這里去。
臺灣的公共文化設施很好,比如他們會修筑很多市立圖書館,旁邊還會有音樂廳、演講廳、演藝廳等各種文化設施。而且這些文化設施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非營利性的,一種是營利性的。因為我是美術學院的教授,所以我去臺灣的時候有很多畫家委托我打聽一下在臺灣怎么辦畫展。在臺灣辦畫展一般分兩種:第一種是公益事業(yè),人家邀請你,這是公益行為,不準賣畫,賣畫就會違法;第二種是賣畫,由商人代理,以一張一百塊錢來說,商人大約要抽八十塊錢。原因就在于商人要負責你的食宿、出游、畫冊等費用;商人需要從中賺錢;另外,有些畫賣不動,還會有積壓。
臺灣還有一個文創(chuàng)園叫華山1914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是類似798式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就是把過去的舊廠房改成了一個文創(chuàng)空間,在這里也會舉辦一些娛樂活動。
有一天,我看到報紙上登了一則消息,說達芬奇到臺灣來了。原來,幾年前有人在意大利的一個地窖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達芬奇的自畫像(上圖)。經(jīng)過五年的考證和研究,專家斷定這是達芬奇中年的自畫像。達芬奇老年的自畫像是一個大胡子的素描頭像;達芬奇的少年形象是維羅吉奧的少年大衛(wèi)形象,據(jù)說塑像的時候是按照達芬奇的形象塑造的;還有個青年音樂家,是達芬奇青年時代的自畫像。之前唯獨沒有中年的形象,有了這張畫,就等于把達芬奇的幾個時期串聯(lián)起來了,所以我對這則消息十分感興趣。這個展覽就是在華山1914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舉辦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