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宋朝開封府的示意圖,從圖上大家應該可以看出與唐長安相較,開封布局發(fā)生了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城市的中心和重心集中在了城市的中央位置,不再靠北了,這與開封的地勢有關。河南是四戰(zhàn)之地,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到攻擊,面臨著北方女真民族南下的兵鋒,當然就不能把都城毫無遮攔地放在北邊,只能下撤到中央。而長安不一樣,長安地處關中,是四關之地,崇山峻嶺,有險可守。從開封到后來的北京,此后的都城一直都是按照此格局修建的。
整個開封的布局、擴建和改進原則與長安相較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汴州城原來是汴州刺史的制所,五代時它曾成為都城,到了北宋又再次成為都城的時候,州城(舊時州署所在城邑)就直接作為了開封都城的里城。可是按照都城的建制,里城是第二重,還要有第三重,開封的第三重外郭城是重新修的。先說開封的里城,里城是中央官署的所在,除此以外還有寺廟(著名的大相國寺就在里城)、民居、商業(yè)店鋪,完全是官、商、民混居雜處的一個狀態(tài),那它就不可能是封閉的。反觀唐朝長安的官署所在地,則相對封閉,有嚴格的門禁制度,老百姓不能在里面穿行游樂。那外城呢?外城的格局跟長安就更不一樣了,歷史上沒有留下完整的北宋開封城的城市平面圖,我們只能從文獻中了解。文獻記載周世宗時期擴建都城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就是官道要留夠30米。比起長安城的朱雀大街寬155米,春明和金光大道寬120多米,格局完全不一樣了。除此以外,宋朝不再有嚴格的坊市制度了,它有坊,但指的應該是居民區(qū),而是不是有嚴格的坊墻和坊門呢?這點還不太清楚,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考古的發(fā)現(xiàn)。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北宋的開封城沒有嚴格的市區(qū)了,它更像是一個大商場,臨街設店,還有很多橋市,不像長安分東西兩市,規(guī)定商業(yè)活動只能在里面進行。雖然突破唐長安的坊市界線,沒有規(guī)定的商業(yè)區(qū),但北宋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有瓦舍和瓦肆勾欄等自發(fā)形成的有官府認可的集商業(yè)、文化、娛樂為一體中心區(qū)。
開封的城關地區(qū)(城門附近的地區(qū))都形成了一個大型的批發(fā)市場。北宋初年時已經(jīng)不禁止夜市了,所以整日都可以營業(yè)。還有早市,當時叫鬼市,因為太陽一出來可能就散了,大半夜起來賣東西,鬼影綽綽的感覺,所以叫鬼市。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描寫的開封,臨街店鋪一個接一個,五花八門,琳瑯滿目,一路從南熏門吃到朱雀門,可能都不帶重樣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