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做人立身之本
從道德范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諾千金。
然而,社會上卻有一部分人把誠信當兒戲。筆者居住的小區(qū)有一居民向鄰居借錢說是母親病重急需1000元錢,并承諾下個月還上,鄰居出于同情心馬上借給他1000元。結果半年過去了也沒見還錢,后經多次催討,過了3年才還上借款。至今倆人見面都不說話。
這是發(fā)生在筆者身邊不講誠信的事例。這種不誠實的現(xiàn)象在一部分人中確實存在,更有的人只借不還,就是為了騙錢。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美德,每位公民要把誠信作為價值準則,嚴格遵守,在全社會形成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作者:山西原平市原怡園小區(qū) 周懷生)
銀行不該擅扣儲戶短信費
日前,筆者代人去郵政儲蓄銀行辦理預存電費時,在將50元存入存折后,發(fā)現(xiàn)打印出來的扣費明細上標注每個月都會有一筆3元錢的短信提醒業(yè)務費。詢問銀行工作人員,這個儲戶是一位近80歲的老年用戶,不用手機,為什么還要扣這筆費用?工作人員回答說不知道。于是要求工作人員給這位儲戶解除短信提醒業(yè)務,回答說要有本人身份證才可以解除。“你們擅自給人家辦理短信提醒業(yè)務的時候為什么不要本人身份證?”回答又是一句“不清楚”。
儲戶選擇銀行辦理電費代扣業(yè)務,是對銀行的信任,銀行應該努力地為儲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缮厦嫣岬降泥]儲銀行,在儲戶不知情、沒有儲戶允許的情況下,為儲戶辦理短信提醒業(yè)務。這明顯是為了完成銀行內部制定的指標和自身的業(yè)績。殊不知,這種做法是缺乏誠信的表現(xiàn),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儲戶減少、信譽降低、營業(yè)額下降,最后吃虧的只能是銀行本身。因此,銀行要堅持誠信經營、信譽為本的理念,牢固樹立為用戶服務的思想。(作者:江蘇興化市供電公司老圩供電所 孫貴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