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編輯胡適的中國先秦哲學思想史專著。作者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于1917年完成了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回國后,經(jīng)過一年的增訂、修改,于1919年2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定名為《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全書共分12篇。第1篇《導言》,第2篇~11篇,以人物為主題,系統(tǒng)地論述從老子到韓非哲學思想的歷史演變。第12篇古代哲學之終局,對這一歷史時期的哲學作了總結(jié)。作者以資產(chǎn)階級實用主義的觀點考察中國古代哲學,基本上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的經(jīng)學形式。
目錄
編輯序(蔡元培)
再版自序
《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版自記
第一篇導言
第二篇中國哲學發(fā)生的時代
第一章中國哲學結(jié)胎的時代
第二章 那時代的思潮(詩人時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傳
第二章 孔子的時代
第三章 易第
四章 正名主義
第五章 一以貫之
第五篇 孔門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傳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學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楊朱
第八篇 別墨
第一章 《墨辯》與《別墨》
第二章 《墨辯》論知識
第三章 論辯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六章 墨學結(jié)論
第九篇 莊子
第一章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
第二章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學》與《中庸》
第二章 孟子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與性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學的終局
第一章 前三世紀的思潮
第二章 所謂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學之中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