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軍:古代踏青詩話與春韻(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于永軍:古代踏青詩話與春韻(2)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的北宋南宋朝代,大眾化的踏青活動更加盛行。“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蘇轍這兩句《踏青》詩,素描了人們初春便開始出游的急切。“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tài)石披衣。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垅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王庭珪的這首《二月二日出郊》,生動記錄了城里人出郊踏青所看到的春光。“南園春半踏青時,風(fēng)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在歐陽修的這首踏青詞里,耳聞目睹的皆是美景。而蘇軾在《踏青游》中,以“踏青游,拾翠惜,襪羅弓小。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行過上林春好”的佳句,惟妙惟肖地寫出了宋代女子踏青,由于三寸金蓮纖小,每走一步腰髖部扭動,纖纖細(xì)步,婀娜多姿。在今人眼里,這有點搞笑。但在以“窄窄弓弓”為美的時代,這可是一種美態(tài),因而上了大文豪的筆端,這也是封建社會女子被摧殘的見證。

延至明清(1369年-1911年),踏青已基本成為一種“定制”。明代“四杰”之一楊基在《上巳看花次韻》詩中寫道:“東湖春畔柳絲長,滿苑飛花亂夕陽。何處祓除女兒散,來過流水郁金香。”短短四句,踏青場面躍然紙上。清代(1644年至1911年)“揚州八怪”之首鄭燮攜友人踏青,看到蝶飛鳥鳴,詩興大發(fā),一首《春詞》應(yīng)運而生:“春風(fēng),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魚游遍春水,春鳥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幾枝春杏點春光。春風(fēng)吹落枝頭露,春雨濕透春海棠……”全文56句,除兩句無“春”字外,其余句句有“春”,一氣呵成,自然流暢,將陽春景色繪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可謂道盡了踏青的大美感覺。             

踏青,亦名踏春、探春、尋春。顧名思義,首先賞的是一個“春”字。唐代孟浩然的五言絕句《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畫面優(yōu)美,春意濃郁,情趣盎然。宋代蘇軾的《立春》:“春牛春杖,無限春風(fēng)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紅似肉紅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fēng)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全詞中的“春”字,首句都是從立春的習(xí)俗發(fā)端,春的氣息撲面而來。明代詩人蔣一葵的一首回文詩《詠春》,只用了10個字:“鶯啼岸柳弄春晴,曉月明。”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一幅上好的詠春詩畫,重新斷句為:“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曉月明;明月曉晴弄春柳,晴春弄柳岸啼鳴。”別具一格地畫出了江南春景圖。說春的古詩,不能不提梁元帝蕭繹的《春日》,全詩22句,句句帶“春”,一下子用了28個“春”字:“春還春節(jié)美,春日春風(fēng)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情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結(jié),春結(jié)詎能申。欲道春園趣,復(fù)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尤令人稱奇的是,詩中的“日日”“處處”“不見”重復(fù)使用兩次,每次使用皆意蘊不凡,將個“春”字寫的呼之欲出,備受世人贊賞。

責(zé)任編輯:葉其英校對: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biāo)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