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敢于擔當,是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而不是個人風頭主義,飛揚跋扈、唯我獨尊并不是敢于擔當。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墻走。生活中只要有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后,很有感觸。我們的干部都是黨的干部,權(quán)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更應(yīng)該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第二個問題,怎樣成長為好干部?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chǎn)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yǎng)。從干部自身來講,個人必須努力,這是干部成長的內(nèi)因,也是決定性因素。
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wù)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成為好干部,就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yǎng)、加強品格陶冶。要時刻用黨章、用共產(chǎn)黨員標準要求自己,要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精神,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努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正確判斷形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還要認真學習各方面知識,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打牢履職盡責的知識基礎(chǔ)。
好干部除了要加強學習,還要加強實踐。“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知識和經(jīng)驗猶如雄鷹之雙翼,只有經(jīng)風雨、見世面,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煉人。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改革發(fā)展的主戰(zhàn)場、維護穩(wěn)定的第一線、服務(wù)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zhì)、提高本領(lǐng)。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