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個性,指一個人在生理素質健全的基礎上,在社會的教育影響下,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個性的顯著特征在其獨特性,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個性差異。個性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個性是通過人的言行表現出來的,楊利偉以從容感動中國、鐘南山以無畏感動中國,巴金以真誠感動中國、何振梁以拳拳之心感動中國,這些人都是有自己鮮明的個性。
那么,受歡迎的個性特征有哪些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第一,體魄要健全,心地要善良,胸懷要寬廣,性格要開朗,情感要豐富,意志要堅強,思維要敏捷、深刻,要理智、幽默。思維要敏捷、深刻,同時還要三思而行。第二,心靈要美麗,知識要淵博,興趣要廣泛,語言要文雅,儀態(tài)要大方,工作要熱情,理想要崇高。第三,獨立、謙虛、誠信、廉潔、助人為樂、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敬業(yè)友善。以上這些都是受歡迎的個性特征。
生命有五個絕對,絕對神圣、絕對根本、絕對寶貴、絕對直播、絕對一次。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我這里有一個個性美育結構圖,我描述一下:這是一個圓,有7種顏色,綠色表示學齡前兒童,藍色是小學階段,紅色是從初一到高三,藕荷色是受高等教育,淺綠色是23—60歲,從65歲一直到100歲用的是夕陽紅。每個人都是0歲出場,10歲快樂成長,20歲為情愛彷徨,30歲基本定向,40歲再拼再闖,50歲回頭觀望,60歲告老還鄉(xiāng),70歲搓搓麻將,80歲曬曬太陽,90歲、100歲掛在墻上。一定要優(yōu)化自然素質,身體的器官就是爹媽給的。關于體能健康,我送大家四句話:第一句話,每天要“四通”(屎、尿、屁、汗);第二句話,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第三句話,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自然災害防不勝防,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24萬人沒了。最后一句話,健康、愛情、家庭、幸福,擁有時不覺可珍可愛,失去方知其真正價值。
僅有硬件還不行,我再送大家這幾句話:中華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把人民的品德、情操和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無知會使人的人格平庸、蒼白、自卑、粗魯、怯懦、狹隘、嫉妒、虛榮;偉大的事業(yè)不是靠力氣、速度和身體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認知的力量,而性格、意志、認知的力量又來自文化的生長;文化使人的人格豐滿、完整,富有魅力。
優(yōu)化自我個性的硬件,也就是自然素質。光有硬件還不成,還得看軟件,大家看這個圖,我分為網格A、網格B、網格C。網格B,社會文化素質,一個人要有科學素質、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專業(yè)素質、團隊精神。我們要學科學、講科學、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愚昧無知。“讀書使人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一本好書就是一個美麗的社會,閱讀一本好書說是閱讀人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