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克強總理來到湖北自貿試驗區(qū)武漢片區(qū)政務中心考察,當聽到通過手機APP就可辦理工商、稅務、社保等事項后,他詢問圍攏的群眾,是否下載了上述軟件,辦事是否更方便。這一考察中的小插曲,很值得說道說道。
政務APP上點一點,群眾就可辦事、咨詢、建言,這當然是件好事。不過,總理沒有只聽領導干部的匯報,而是當場隨機向群眾求證。用了沒有,好不好用,看似不起眼兒的兩句話,實則大有深意。“問問群眾怎么看”,這樣的考察思路不僅能摸清工作實效究竟有幾分,更能檢驗出種種政績是不是面子工程,是不是應付上級的形式主義。
現在,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都做了很多工作,上馬了很多項目,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也不少。比如,科技時代,大家都在搞“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府大數據解決方案”等等,聽上去很時髦。在肯定這些思路和做法的同時,我們其實也當多問一句,那就是項目落地后具體發(fā)揮了多少作用?毋庸諱言,其中一些成績恐怕是摻了水分的。就拿電子政務來說,幾乎每個政府部門都有網站、“兩微一端”,但從用戶體驗上看,有些疏于管理,關鍵信息隱藏在一層又一層的子目錄下,辦事群眾翻來翻去也查不著;不少客戶端“條塊分割”,逼得辦事群眾跨部門辦事得下好幾個,“線下忙跑腿”變成了“線上多下載”。諸如此類只重熱鬧、不顧實效的面子工程,反映出的還是形式主義作派。
有些好事沒辦好,從根本上說,還是一些干部“唯上”情結太重。在他們心里,干事創(chuàng)業(yè),讓上級領導“注意到”是關鍵,至于老百姓方不方便、滿不滿意是次要的。這也提醒我們,評價政績、考核干部的方式十分關鍵??偫頌槭裁?ldquo;聽罷即問”?因為作為被服務對象,老百姓對政府部門工作的感受最直接。林林總總的項目工程,是真抓實干還是虛偽作秀,群眾一目了然。因而,評價干部好不好、政績亮不亮,要聽工作匯報、看統計數據,更要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多問一問、多看一看。深入下去就能發(fā)現真問題。比如今年夏天,市委書記蔡奇到現場檢查河長制落實情況時,就曾發(fā)現有地方雖然立起了河長信息公示牌,但公示牌面朝河道、背對河岸,上頭的信息群眾根本看不見??梢姡嫘馁N近群眾,腳下沾沾泥土,才能更好分辨真?zhèn)?、評判是非。
凡事就怕認真二字。摒棄看表象、重形式的取向,建立起唯實的評價機制。以民心為標尺,以實績?yōu)榭剂?,不讓默默干事?ldquo;老實人”吃虧,也不讓只會做表面功夫的“戲精”出彩,形式主義生根的土壤才會越來越貧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