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的基本遵循
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關鍵在于“統(tǒng)領”二字。統(tǒng)領,就是統(tǒng)帥、引領,就是提綱挈領。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將政治上的要求貫穿黨的各項建設之中,著力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政治上的全面加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把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首要任務。政黨的力量在于組織,而組織的強弱在于其成員思想和行動的協(xié)同性。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8900多萬黨員、在13億多人口執(zhí)政的大黨來說,講政治建設,首先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離開了這一點,一切政治目標、政治使命都無從談起。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氣象更新,開辟了黨治國理政新境界,歸根結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政治上的堅強領導。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寫入黨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就要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之成為思想自覺、黨性觀念、紀律要求和實際行動。
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作為謀劃一切事情的根本遵循。政治方向決定政黨命運,政治方向上走偏了,就可能犯災難性、顛覆性錯誤。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關鍵是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作為定盤星和壓艙石,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正確政治方向是原則的、也是具體的,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理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把這些根本政治原則作為謀劃一切工作的坐標,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現(xiàn)象,反對一切同以人民為中心相背離的現(xiàn)象。衡量黨的建設成效,最重要的也是看能否毫不動搖地堅持這些根本政治原則,做到不為任何錯誤觀點所左右,不為任何干擾所迷惑,確保黨的建設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
把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作為基本保障。鄧小平同志講,一靠理想、二靠紀律。一個政黨只有紀律嚴明,才能保持步調一致和贏得勝利,如果像俱樂部那樣,就會一盤散沙,失去政治組織的應有作用。在黨的各項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抓住了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就能帶動黨內其他方面的紀律規(guī)矩都嚴起來。必須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反對。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防止“七個有之”、做到“五個必須”的要求,堅決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反對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親親疏疏的行為。
把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態(tài)建設作為凈化器。健康的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態(tài),既是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目標,也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支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整個黨的建設的政治局面。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必須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培育良好黨內政治文化作為基礎性工作,作為經(jīng)常檢視和修復黨的肌體的“透視儀”和“清洗劑”,持之以恒地加以推進。要尊崇和維護黨章,認真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制度,認真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切實解決政治生活隨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問題,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同時,要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大力倡導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堅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侵蝕和污染,以良好政治生態(tài)助力黨的政治建設的加強。
把政治標準作為選人用人和黨組織建設的根本標準。干部工作就是風向標、指揮棒,有什么樣的用人導向,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以黨的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關鍵是強化選人用人中“德”的標準和取向。黨組織選拔任用干部,首先應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堅定不堅定,看干部的政治素質是不是過硬;黨組織考核評價干部,首先突出政治立場、政治表現(xiàn),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強不強,看能不能堅定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有沒有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廣大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執(zhí)政力量和執(zhí)政根基所在,基本職責也應體現(xiàn)在對群眾的政治引領上。如果淡化了政治功能,把基層組織混同于一般的社會組織,那就會舍本逐末,就會削弱甚至動搖黨執(zhí)政的基本支撐和依托。必須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如何提升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的實際本領
立場正確、原則明確,不等于實際成效、實踐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高級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十九大報告也明確要求全黨“增強政治領導本領”。講政治是一種態(tài)度和立場,也是一種素養(yǎng)和能力。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落實到黨員干部身上,還有一個加強學習實踐、提升政治本領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相關任務要求的落實落地。
在強化理論素養(yǎng)中提升本領。悟道方能弘道,修行好才能做向導。黨的崇高政治追求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堅定的政治定力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透徹,不懂不透既難以誠意正心,更難以說服他人,況且馬克思主義本身又是一門極其深厚的大學問。提升政治本領、落實好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建設的要求,基礎在于修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功,悟深悟透姓“馬”姓“共”的道理所在,強化對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內在思想自覺,從而增強團結帶領他人把握正確方向、正確道路的功力和底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了新的行動指南,更為強化理論武裝、堅定信仰信念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在這一重大思想的學習之中,黨員干部更應走在前列、刻苦學習、學深一步,更為深刻地領會其時代背景、歷史地位、科學體系和實踐要求,更為自覺地用以指導觀察當今世界和當今中國的發(fā)展大勢,深化對共產(chǎn)黨人初心和使命的認識,筑牢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在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發(fā)揮好引領者和示范者的作用。
在錘煉忠誠品格中提升本領。忠誠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要素,同心同德才會實現(xiàn)黨在政治上的團結統(tǒng)一。如果一名黨員干部在對黨忠誠上出了問題,不僅會造成組織不純,還會渙散整個黨的戰(zhàn)斗力。因此,黨員干部必須帶頭錘煉忠誠品格,站穩(wěn)黨性立場,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chǎn)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起使,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要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事關政治方向、政治原則等重大問題上,腦子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對黨忠誠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勇于抵制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投機政治的現(xiàn)象,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維護全黨政治上的團結,維護全國人民政治上的大團結。
在社會實踐磨煉中提升本領。政治素養(yǎng)、政治能力的提升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在火熱實踐和大風大浪中百煉成鋼。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諸多的風險、考驗和挑戰(zhàn),黨員干部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問題,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guī)矩,成事多想政治影響,使講政治成為日常行為的基本坐標。要帶頭樹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帶頭展示新氣象新作為,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擔當負責,在攻堅克難中化危為機,提高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把政治使命落到實際行動上。對于社會上各種歪風邪氣和錯誤思潮,要敢于發(fā)聲亮劍、敢于站在風口浪尖進行斗爭,在經(jīng)受考驗和磨煉中鍛造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和能力。
在講究政策策略中提升本領。“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講政治也有一個講究藝術水平的問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把一定的政治目標和一定的方式方法結合起來。在事關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的原則問題上,在堅定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實際工作中,堅持從黨和國家事業(yè)全局出發(fā),有勇有謀,拿捏好時度效,善于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破解復雜矛盾和問題,避免影響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更要防止造成政治上大的被動。
(作者:甄占民,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