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54歲的老段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接連曬出多張西北地區(qū)的風景照,不過照片中的主角不是他,而是89歲的老母親。不忍還能走動的老母親成天窩在家里看電視消磨時光,老段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帶上母親,一路自駕北上,去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領略絢麗胡楊林,去甘肅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扮演“航天員”,飽覽祁連山脈雄渾壯麗的連綿山川……一路上,老母親高興得像個小孩。(10月17日《重慶晨報》)
每到相關節(jié)日,孝順話題的名人名言、心靈感悟就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下周六就是重陽節(jié)了,可以預想,到時候的朋友圈又將覆蓋著無數(shù)敬老和孝順的哲理和勸導。
這當然是好事,但感慨多而實際的事例少,自然就讓人有失衡之感,甚至覺得現(xiàn)在的人就是這樣說得多、做得少,同時也就帶來對這類“心靈雞湯”的負面聲音。
確實,孝順要用心感悟,更要躬身實踐;要宣揚思想,更要有一個個的生動事實。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扎扎實實地做一次。所以老段的做法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中年以后,每個人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都不小,想分更多一些給父母,確實有不容易之處。真正去做,比起用手指頭在微信朋友圈里轉(zhuǎn)一轉(zhuǎn),當然是難上太多;甚至比朋友圈里面原創(chuàng)幾句值得把玩欣賞的佳句勝語,發(fā)出一些引起共鳴的感嘆,也要麻煩得多。
但一個人只要有心,只要發(fā)出的“心靈雞湯”是出自本心,那么一定能騰出時間、精力來好好孝順老人家。像新聞里的老段,如果他沒有帶自己的母親出去自駕游,相信也能找到一萬種理由。但唯一的區(qū)別是,他做了,邁出了實質(zhì)性的腳步。
希望我們對老人家的孝順,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不僅僅只是感悟在朋友圈里。千千萬萬的感悟和感慨,都不如一點實質(zhì)性的互動和陪伴。重陽將至,讓我們學學老段,給我們的孝心加一點干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