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聯通五大洲
本報記者 丁志軍
“內蒙古與世界上165個國家和地區(qū)實現貿易往來;全區(qū)有18個經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口岸,形成了鐵路、公路、空運并存的開放格局;經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有1202列……”
2016年內蒙古對外開放的一組組數據,見證了內蒙古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優(yōu)勢,搶抓機遇,對外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向北開放橋頭堡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對外開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今天的內蒙古,已形成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成為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
設施聯通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內蒙古堅持把設施聯通作為對外開放的先導性工程,持續(xù)加大口岸、鐵路、公路、航空領域的建設力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區(qū)4個對俄邊境口岸、10個對蒙邊境口岸,分別承擔著中俄陸路運輸貨物總量的65%和中蒙間貨運總量的95%。
經貿合作是發(fā)展對外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外貿進出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企業(yè)走出去步伐也明顯加快。對外貿易方面,2012年—2016年全區(qū)累計進出口額達到622.9億美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3倍。截至2016年底,內蒙古備案境外投資企業(yè)累計553家,對外投資合作業(yè)務已拓展到五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qū)。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tài),迎著“一帶一路”的發(fā)展機遇,以更加澎湃的開放活力,在更大范圍和更廣領域走向世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