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雨,百年蛻變,百年精進。創(chuàng)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組建了中國近代第一支商船隊,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商業(yè)股份制銀行;而今的招商局集團已發(fā)展成一家總部位于香港,業(yè)務包括交通、金融、地產等產業(yè)的跨國公司。
“革新,才有未來。”招商局集團主要負責人這樣說。招商局集團以市場化為核心深化改革,通過“活”的體制機制模式,整合內外資源,與社會資本和各利益相關方實現融合發(fā)展、互利共贏。2016年的招商局集團,擁有總資產6.81萬億元,營收同比增長78%。
“活機制”才有未來
“失敗了,與公司共同承擔責任;成功了,也會按比例分享收益。”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王宏說。
近年,招商局集團為破除傳統(tǒng)體制機制障礙、激發(fā)企業(yè)發(fā)展活力,不斷堅持進一步市場化探索,“跟投機制”就是集中體現。
今年6月1日,招商局集團所屬招商蛇口開始實施項目跟投機制。跟投項目主要為城市公司操盤開發(fā),通過市場化方式獲取的銷售型項目,通過舊改、收購等方式獲取的項目,如參與跟投,須以一事一議的方式由公司辦公會嚴格審批。
“對項目成敗具有關鍵影響的核心管理人員須強制跟投,鼓勵其他員工自愿跟投,公司也會反向跟投。”王宏認為,讓員工利益與項目之間有更為市場化的聯系是企業(yè)成長的重要路徑。
今年7月11日,招商蛇口首個跟投項目——佛山三水建設路項目,提前兩天完成跟投認繳工作,標志著跟投工作從方案階段進入實施階段。
截至目前,招商局集團已有4個項目完成認購認繳,總跟投人次達237人次,跟投總金額約1300萬元,跟投比率為51%。
“充分調動公司上下的積極性,讓更多員工用‘事業(yè)合伙人’的心態(tài)經營項目,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說。
跟投機制僅是充分市場化的一個方面,招商局集團還在法人治理結構、選人用人機制、資源配置模式、創(chuàng)新轉型、國際網絡布局等方面持續(xù)探索市場化實踐。
“市場化,才有未來。”李建紅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